各位看官老爺,麻煩右上角點擊一下“關注”,精彩內容不錯過,方便隨時查看。
文|萬象硬核
編輯|萬象硬核
?——【·前言·】——?
在鐵青樹科植物中有一種“孤獨”的植物,它沒有兄弟姐妹,是獨屬獨種的植物,非常稀有,為中國特有的孑遺物種。
它經歷了地球上的生物大滅絕,幸存下來,在過去的很長一段時間里,人們都沒有怎么關注過它,以至于它哪怕就在眼前,也沒多少人能認出它來。
那么它是怎么走入大眾的視野的呢?又如何搖身一變,成為了當地有名的“致富果”呢?
?【·從無人識到一朝揚名·】?
初次見到這種植物,人們的第一反應就是像大蒜,答案實際上它和大蒜沒有半毛錢關系,除了名字之外,這種植物因外形而得名“蒜頭果”。
它的分布比較狹窄,只在云南東部和廣西西部的部分地方有分布,云南省的廣南縣是至今為止蒜頭果野生樹保存數量最多的地方,數量有3萬多株。
但是當地的百姓一直都不認識蒜頭果,更不知道它是國家二級保護植物,還被列為易危等級的植物。
1972年,在《云南植物志》中首次對這一植物進行了描述,蒜頭果正式出現在了人們眼前,一直到1980年它才正式被命名發表。
不過當地人對于蒜頭果的用途卻知道很多。
蒜頭果是常綠喬木,質地堅硬,木材的紋理比較直,不容易翹裂,還不招蟲,因此是一種十分好用的木材,村子里的人經常上山砍來蓋豬圈。
一些質量更好的蒜頭果樹甚至可以拿來做房屋的橫梁,除此之外,人們還用蒜頭果木頭來做床或者打其他家具。
除了做木材之外,蒜頭果還能用來榨油,這也是當地村民的一大重要經濟來源。
當地人在與蒜頭果長期接觸的過程中,也逐漸發現了它能榨油的事實,并且還研究出了一套利用率很高的榨油方法。
蒜頭果的果實呈橢圓形,直徑約2到4厘米,外殼堅硬,初生時為綠色,成熟后變為黃褐色或暗紅色,果實內部含有種子。
蒜頭果的種子含油量極高,能達到65%,每年的農歷9月份,蒜頭果成熟之后,當地人會將果實采摘下來,然后果皮剝掉,只留下籽粒浸泡在河水之中。
籽粒經過反復的沖刷,表面的粉層就會被沖洗掉,之后人們再將它們倒入石臼中搗碎曬干,蒸發掉多余的水分,再經過炒、蒸就可以開始榨油。
但是采用傳統的木榨法一次并不能將其中的油都榨出來,初榨只能榨出30%左右的油,之后人們會將油渣再次重復曬干、炒熱的步驟,進行二次榨油,這樣的步驟重復三次就差不多可以將蒜頭果種的油榨盡。
當地人長期以來食用這種油,多余的還會拿出去賣,也是當人的一項穩定收入,但是人們一直都不知道這油中有一個“寶”。
1997年,浙江的一位專家偶然從云南文山的的蒜頭果油中發現了神經酸的存在。
神經酸是一種單不飽和脂肪酸,又名鯊魚酸,最早是從鯊魚大腦中發現的一種物種,它是人大腦所需的一種重要成分,但是人體不能合成,只能從體外攝取。
因為特殊的藥用價值以及提取難度高、產量低,神經酸在市場上的價格并不低,每公斤的價格高達10萬美元。
之后專家又進一步進行了檢驗,發現蒜頭果種的神經酸含量很高,高達47%以上,專家還對比了其他含有神經酸的動物和植物,數據顯示蒜頭果中的神經酸含量較高,而這也讓蒜頭果開始變得備受矚目。
蒜頭果搖身一變,成為了當地的“致富果”,一些外地來的商人開始專門收購蒜頭果,且價格不低。
?【·蒜頭果的人工繁育·】?
山上的蒜頭果成了搶手的東西,但是蒜頭果本身的野生種群數量就很少,之前人們對蒜頭果缺乏了解,導致過度砍伐森林,野生種群數量急劇減少,急需要保護,于是人們就開始嘗試進行人工繁育。
沒想到的是專家們用了將近10年的時間才成功繁育出來,那么為何蒜頭果的人工繁育如此困難呢?
蒜頭果生長的環境算不上優渥,它們的自然分布區域十分狹窄,在云南主要生長在海拔300到1600米左右的地區,它們大多扎根在巖石中。
它的幼苗喜歡潮濕陰涼的環境,但是隨著樹木的增長,它們開始逐漸喜光,不過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里人們一直無法實現人工繁殖。
在自然條件下,蒜頭果的種子同樣難以繁殖,既怕曬,又怕雨淋,太陽一曬,溫度過高,蒜頭果就會油化,種子無法發芽,如果連續幾天被雨水浸泡,種子又會發霉,同樣無法發芽。
只有少數幾個幸運的種子落在了石縫中,安然過上四五個月才有發芽的可能,但就算是發芽了也有可能會被其他小動物吃掉,依舊無法長大。
在人工繁育過程中,不管專家使用何種土壤培育,蒜頭果就是不發芽,難倒了一眾專家,最后還是有專家意外發現了蒜頭果人工繁育的秘密,使用了河沙沉積催芽法才繁育成功。
但是這還只是第一步,想要擴大蒜頭果的種群數量,就需要將這些人工繁育出來的幼苗移栽到野外,并且還要保證它們順利存活下來。
于是科研人員將繁育出來的10萬株幼苗移植到了野外,這些幼苗此前已經是生長了兩年的小苗,但是到了野外環境中,它們卻遲遲不發芽。
科研人員最初以為這些幼苗在適應環境,是假死,沒想到做了切片實驗之后發現這些幼苗是真的都死了。
第一次的野外回歸以失敗告終,10萬株幼苗變成了干柴,但是科研人員并沒有就此放棄,反而繼續研究,希望能夠破解蒜頭果繁殖的奧秘。
在科研人員的不懈努力之下,已經有一大片的蒜頭果成功移植,形成了一片人工林。
而很多當地人也參與了蒜頭果的種植,每年靠著賣蒜頭果有了穩定的收入。
如今,蒜頭果不僅成為珍貴的藥用植物,還成為許多地區推動經濟發展的“致富果”,為鄉村振興和生態保護提供了重要機遇。
參考:
云南網《蒜頭果》,2021-4-9
人民網《神奇的蒜頭果》,2021-5-31
人民資訊《從伐木到賣果再到育苗 云南廣南縣:守護蒜頭果 鋪就致富路》,2021-9-7
人民資訊《云南廣南蒜頭果:從瀕危保護植物到“致富果”》,2021-8-17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