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春節(jié)的時候去了一趟歐洲,現(xiàn)在人到中年了,想趁身強力壯,去一個遠一點的國家看看。
不然以后估計也不會在某個時刻萌生這種坐10幾個小時的飛行,僅為了從自己活膩的地方,再到他人活膩的地方這樣的想法。
年齡漸長的同時伴隨著我對世界的好奇心減少。
幾段長時間的飛行,我看完《暮色將至》,試圖感受一位單身到老的女性作家的一生,想知道她是否孤獨,對自己未婚未育的決定曾經后悔嗎?
最后發(fā)現(xiàn)她也并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單身,她的前半生有各種男朋友,而她的后半生,在無婚姻登記之實的情況下,
跟自己的伴侶/上過床的老朋友共度,把對方照顧得很好,且伺候走(仿佛男性大概率就是命那么好,總比自己的老伴先走一步)。
至于后來,她獨自一人到底生活了多長時間,不得而知。世界上每一個人從情感上說,都應該是lonely的,至少她大部分的人生并不alone。
在旅途中,我有獨行的時候,也有結伴同行的時候。
有碰到一個海外游子,跟我一樣大齡單身且獨居。她沉迷在自己的事業(yè)中發(fā)光發(fā)亮,跟我講述生意時意氣風發(fā),繪聲繪色。
我也從她的眼神中感受到了她在海外的孤獨,有l(wèi)ong tern relationship但又暫未組建家庭的孤獨。
但每一次話題的終結,她都會力證自己的想法,證明這個世界的運行鐵律,人與人之間只有價值,人最大的目標必須要搞錢。
說實話,在大部分時間,我很認可她得出的結論。但同時也很想對她說一句很欠扁的話:“你生一個試試就知道了。”
我相信,生活中會有比錢更值得的東西。
02
我似乎很能理解女性在中國社會中摸爬滾打后,封心鎖愛,練就了鋼鐵般的心臟。再也不相信世界上存在愛情。
愛情?稍縱即逝。
但是一位母親,會從生理上釋放出對孩子的愛意,這不是常人的意志能改變的東西。
所以,如果我的經濟實力允許的話,我很愿意成為一名母親,體驗很單純的愛,感受發(fā)自內心地愛他人這種感受(與婚姻無關)。
后來我的母親漸漸被我的獨立影響了,在看了很多社會事件,再綜合她自己的婚姻狀況以后。
她有一次甚至跟我表達,你生一個就行,不用管別人怎么說。現(xiàn)在結了生了離了,都是很普遍的事了。
有屬于自己的小孩才是王道。以上大概是她的觀點。
我當然知道,她大概率是害怕在我歲數(shù)漸長,她走后,我會孤獨終老。
所以她覺得養(yǎng)兒還是防老的!此處我不做多評判,老一輩的人大抵是這樣的思路。
03
再后來,我看了幾本關于人生哲學,關于生死的書,再經歷自家兄弟姐妹陸續(xù)結婚,而我也正式從物理+心理開始與原生家庭分離。
開始明白老人為什么希望大家組建家庭。
在廣東,有很多家庭,總會在子女長大后慢慢走散的。
老人家不是覺得結婚一定會幸福,而是覺得只有組建的那個小家會有人時刻在互相關注,你與這個社會有著一種非常強的連結。
比如說,我獨居的時候,每一天的行蹤,甚至不需要跟任何人報備。
沒有人對我今天吃什么而感興趣,也不再有人關心我今晚幾點到家。
但是假如你有一個家庭,有一天你沒有按照如常的鐘點回歸,可能5分鐘后會有人給你打電話。
這就是一個小家庭的互相照應。就是老一輩覺得需要成家的意義。
當然,如果某個人的事業(yè)很成功,ta被這個社會需要著。ta自然也會獲得很多社會連結。在那個時候,家庭就可以被其他的事情所取代了。
所以,普通人的結婚,大抵就是結這個婚罷了。
網友評價
momo:如果像這個女作家一樣老年和一個異性伴侶共度(照顧對方),那還是結婚好,對方去世后可以領取ta的社保和投資性養(yǎng)老金不。結婚的本意是喜歡一個人生活,而不是為了一個理想放棄實實在在的社會保障
樹洞不沉默:結婚類似于合伙開公司吧,要么是真的志同道合想一起做事情,要么也可能是利益最大化捆綁在一起
風雨南國路:人生沒有意義,結婚也沒有。如果非要一個意義的話,那這是我們該交給自己的答案,而不是一個問題。努力經營好自己,花自芬芳,永遠向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