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神經外科成功救治了一名因筷子刺穿顱底意外受傷的6歲小朋友小朱。
事發前,小朱的媽媽把頂端卷著麥芽糖的筷子交給小朱,小朱在家中開心地跑跳,一不小心摔倒了。
這一瞬間,悲劇發生了——筷子從口腔直直刺入,長長的筷子完全沒入口中,直接貫穿顱底,深入小腦區域。
意外發生后,媽媽抱著小朱緊急送往當地醫院,由于傷情過于復雜,輾轉多個醫院,醫生們都因風險過高而不敢貿然處理。最終,家長將小朱送到了中山一院。
接到患兒后,中山一院神經外科團隊迅速啟動應急救治流程。經過詳細的影像學檢查,專家團隊發現筷子刺穿頸靜脈球,緊鄰重要的后組顱神經和血管結構,手術風險極高。面對如此罕見且復雜的傷情,為確保手術成功,神經外科在張弩教授牽頭下開展了包括影像、麻醉、口腔、兒科等多學科疑難病例討論,制定出了一套周密的手術方案,并準備了多種應急預案。
手術由多次成功完成顱底溝通性異物外傷的神經外科郭少雷副教授操刀。神經外科團隊既要精準地取出筷子,又要盡量減少對周圍腦組織的損傷,還要面對破裂頸靜脈球引起的大出血。經過數小時的緊張奮戰,手術終于成功完成,筷子被順利取出,孩子的生命得以挽救。
術后,患兒被轉入兒科重癥監護室進行密切觀察。在醫護團隊的精心護理下,患兒僅2天就轉到心兒科普通病房進行康復治療,患兒恢復良好,神經功能完好無礙,未出現顱內感染、出血等并發癥,術后2周順利康復出院。看著孩子活潑的身影,家長激動不已,對中山一院醫護團隊表示由衷感謝。
這一驚險案例不僅是一次成功的醫療救治,更是一次深刻的安全教育。
郭少雷醫生提醒:
家長和孩子都應當注意, 不要在嘴里含著東西時,尤其是含著筷子、鉛筆、玩具等硬物時,奔跑、打鬧 。 在孩子玩耍時,家長要盡量在視線范圍內陪伴,尤其是在孩子進行一些較為劇烈的活動時,更要密切關注,防止意外發生。 若發生此類意外,家長應保持冷靜, 避免自行拔出異物造成二次損傷,并立即將孩子送往醫院救治。 家長應學習一些基本的急救知識,如止血、包扎等,在意外發生時,能夠在第一時間進行初步處理,為孩子爭取寶貴的救治時間。
來源:南方都市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