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45個字 閱讀時長:3分鐘
中產先生 | 洞見時代發現價值講述生活
汽車反內卷。
去年,因為激烈的價格戰,汽車行業曾經爆發過一次關于內卷的爭論:
一派認為內卷是技術創新和競爭效率,一派認為內卷是偷工減料和虛假宣傳。
比如某個業內老大同時又是價格卷王的車企:
把A級車卷到6萬,供應鏈壓價10%,還被曝出減配問題。
行業爭論不小,消費者也是莫衷一是,這件事恐怕還要國家來出手。
看看這次有關部門怎么說的:
1、將針對汽車行業無序競爭等亂象進行整治
當前我國汽車行業無序競爭的問題比較突出,有的企業不惜犧牲利潤搶占市場,虛假宣傳惡意抹黑等現象也時有發生。不僅短期內造成行業利潤下降,長期下去,還將影響技術創新、產品的質量安全,削弱產業的競爭力。
2、將對整車央企進行戰略性重組
戰略性重組的目標是集中央企的研發制造和市場等優勢資源,打造具有全球競爭力、擁有自主核心技術,引領智能網聯變革的世界一流汽車集團。此外,還將鼓勵央企加大其他合作。
總結一次就是兩個問題:
需求端的無序競爭和供給側改革。
需求端的問題容易理解:
行業巨頭帶頭打價格戰,不但壓行業價格,還壓供應鏈價格,除了質量減配和虛假宣傳之外,還加劇了經濟通縮的現象。
有機構測算:
汽車價格戰拉低了CPI漲幅。
對行業不利,對經濟不利,短期的價格戰效益將影響整個經濟的長期發展,肯定要整治。
這你要問了,為什么汽車行業可以打這么久的價格戰,除了各種壓減成本之外,還有一個原因就是:
汽車行業背后的地方和國資關系。
之前說過,中國的經濟模式跟西方服務型不同,中國的地方不但占有最優質最多的生產資料,還深度參與了產業發展和經濟活動。
新能源汽車作為當下最重要的產業,地方自然不會缺席。
車企遍地開花,而且還能打價格戰,主要就是有地方國資在背后補貼輸血。
有地方在背后輸血,市場就不可能充分競爭,每個地方的產經關系又錯綜復雜,也必須國家出手才能解決。
看一個之前的新能源汽車生死簿:
這里面的極越和哪吒已經不行了,今年恐怕還有別的車企會暴雷。
這次讓東風和長安整合,除了強強聯手打造世界級巨頭之外,也是一種供給側改革:
如果貿然供給側改革去產能,可能會給地方投資帶來損失,但是如果重組聯合,阻力就會很小。
是好事,樂見其成。
就這樣。
最近出了汽車變天,樓市可能也要變天了。
最近這一波地王頻出有些奇怪,不止杭州,成都更明顯:
20000元的起拍價,拍出41200元的翻倍新高,也是歷史首次拍出4萬的樓面價。
要知道去年底成都的地王樓面價是2.7萬,半個月前最新地王樓面價是3.1萬,現在直接拍出了4.1萬。
這太奇怪了,明顯不只是為了救市,到底是什么原因呢?可能是一個變天的大動作。
可以繼續閱讀:
10個朋友讀過 趨勢
500個點贊局勢
閱讀10萬+ 深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