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映57天,《哪吒2》內地院線票房突破150億大關,全球票房合計更是高達153.68億,穩居全球影史票房榜第五。
本以為全球前三無望,結果迎來大爆發!
越南、印度定檔!最意外是日本3版字幕!
內地之外,票房比較高的幾個地區:
馬來西亞目前800萬美元,預測應該能拿下1350萬美元。
在馬來西亞吉隆坡的市中心影院,凌晨四點的黃牛票交易市場依然火爆,馬來西亞人口中華人僅占23%,但本土觀眾卻將哪吒視為“反抗命運”的精神圖騰。
新加坡也是悄默聲的拿下了年度票房冠軍,目前425萬美元.
本以為東南亞,除了馬來西亞,沒有什么可以期待的了。
沒想到越南、緬甸、老撾全定檔,甚至印度和蒙古也要上。
尤為值得一提的是,印度地區的發行還配備了印度語配音,想讓哪吒的故事更加貼近印度觀眾的心靈。
印尼首映小爆后,柬埔寨3天票房4.4萬美元,體量不大的小國家,算是意外之喜,估計票房還有得沖!
日本操作最迷,東寶株式會社推出了三個版本字幕。
學院派版:嚴格對應《封神演義》原著典故;
宅文化版:滿屏彈幕式吐槽梗;
Z世代版:混搭《鬼滅之刃》網絡用語。
提前場票房76.3萬美元,創華語動畫新紀錄!
具體采用哪個版本的字幕還是個迷,據說等內部試映后再決定最終版!
然而,海外票房的輝煌并非一帆風順。
在歐洲地區,尤其是英國、德國等地,《哪吒2》的表現并未達到預期。
北美破2000萬美元,還主要靠華人觀眾撐場。
3月14日倫敦開啟收場點映,單日排片達32場,但票房不高,127萬英鎊。
不少英國點映場觀眾表示,視覺效果震撼,但故事里的中國神話需要時間消化。
看到這個反應,有人說,外國人的適應能力不強;也有人說,很多外國人基礎很差,不但是閱讀能力。
文化壁壘成為制約歐美票房增長的主要因素。
盡管如此,法國、奧地利等國的上映計劃仍在緊鑼密鼓地推進中,尤其是法國院線對于法語配音的要求,更是體現了哪吒團隊對于本土化策略的重視。
法國、奧地利4月23日上映,可能因為法國要求必須有本土配音,所以晚了點,但畢竟有文化鴻溝,能不能爆還不好說。
值得一提的是在德國。
最初,這部電影在德國多地被列為了18禁電影,禁止未成年人入場。
被歸為18禁的原因是,中國電影沒有經過分級,在執行電影分級的國家上映時,只能被視為“無青少年保護”,因此不允許未成年人觀看。
這一消息引發了家長們的強烈不滿和抗議,中國家長們紛紛拿起電話,聯系影院、爭取重新分級。
在德國人眼中看似“龜速”的辦事效率,在這一次卻奇跡般地加速了。
短短幾天內,多家影院便對哪吒的分級進行了調整,允許未成年人在家長陪同下入場觀看。
隨著上映日期的臨近,哪吒在德國的加場速度也刷新了人們的認知。
從最初的寥寥幾場,到后來的黃金時段、IMAX場次接連加映。
以前中國電影在德國也有賣爆加場的情況,但這么快、這么大規模、這么多場次的加場,還是第一次。
在德國等地,華人社團和自媒體更是自發組織觀影活動和話題討論,為哪吒的海外傳播助力。
為什么《哪吒2》能火遍全球?
對于海外華人而言,《哪吒2》更是成為了一種文化歸屬感的象征。
在異國他鄉的大銀幕上,聽到熟悉的臺詞、看到東方神話的英雄,那份來自心底的自豪和感動,是無法用言語表達的。
加上5億成本砸出1900個特效鏡頭,被外媒贊“特效超越好萊塢”“技術天花板”。
“我命由我不由天”的叛逆精神,在各個國家都可以打破語言和文化的隔閡,喚醒人們自我意識的覺醒。
不少網友感嘆:厲害了這就是文化自信!
《哪吒2》用票房證明:中國神話也能征服世界!
盡管文化差異讓部分地區“水土不服”,但精良制作+普世價值觀,已讓哪吒成為中國文化出海的新名片。
期待更多國產電影打破“圈地自萌”,真正走向全球!
(亦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