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丨豆胖
來源丨婚姻與家庭雜志
ID丨h(huán)unyinyujiating99
最近,有個年薪百萬的95后男孩火了。
他的人生經(jīng)歷,堪稱現(xiàn)實版的逆襲大男主。
高中時,男孩父母雙亡,居無定所,為了生活,只能輟學去澡堂打工。因為母親生前的一句托孤囑托,他被母親的好友王阿姨夫婦倆合力從澡堂拖走又送回到學校。
不想給王阿姨增加太多負擔,他在好心的鄰家奶奶的幫助下,住進了孤兒院。他通過努力學習,考入了名校,逆襲成為互聯(lián)網(wǎng)行業(yè)年薪百萬的頂尖人才。
他的故事沒有“小鎮(zhèn)做題家”的悲情濾鏡,卻浸透著普通人的溫情接力:
因為承諾,生活并不寬裕的王阿姨一家,主動擔起照顧孤兒的責任;
因為善良,年邁的鄰家奶奶把他送到了更有托舉能力的孤兒院;
因為愛心,孤兒院院長當他的“媽媽”,送他走進大學校園;
這些和他毫無血緣關(guān)系的“父母們”,用一碗熱湯、一件舊衣、一句“你的任務(wù)是學習”,為這個曾經(jīng)在凄風苦雨中飄搖的少年,撐起了一把擋風遮雨的傘。
下面,讓我們一同走進秦歡的人生。
01.
他的童年快樂,終結(jié)在6歲那年
都說人的命運是由無數(shù)個關(guān)鍵的分水嶺組成的。誰也不知道這些如同岔路口般的節(jié)點,會給我們的人生帶來什么樣的改變。
1995年,秦歡出生在黑龍江七臺河市,6歲那年父母感情不和的分水嶺,讓他原本溫馨快樂的童年,徹底消失不見。
6歲之前,秦歡的父親在井下工作,母親在小鎮(zhèn)上開著一家小賣部。
家里不僅有寬敞的房子,還有那個年代少有的摩托車。
父親休息時,會給全家人做飯、陪著秦歡讀他喜歡的書。母親會邊忙著手上的家務(wù)活兒,邊笑看父子倆。
生活雖平平淡淡,但回憶起來,卻滿是溫馨與快樂。
秦歡6歲那年,不知什么原因,父母的感情出了問題,兩人的爭吵聲代替了家中原有的歡聲笑語。
屬于秦歡的快樂童年,就此終結(jié)。
原本性格溫和的父親開始酗酒,酒后性情大變,不僅會砸毀家中物品,還經(jīng)常對妻兒拳腳相加。
為了躲避父親的暴力,母親開始帶著秦歡到處去親友家借宿。
因此,秦歡和母親的每一位親友都熟悉起來。那些親友們,也對他照顧有加。
與此同時,家里的財務(wù)狀況也在急劇惡化。
父親工作不再穩(wěn)定,一年只上一個月的班,僅僅兩三千元的收入,根本無法維持家庭的正常運轉(zhuǎn)。
母親經(jīng)營的小賣鋪,也因她心力交瘁、無力打理,只能勉強維系一家人的基本生活。
所以,在秦歡6歲以后的記憶里,家里的生活總是很窘迫,他經(jīng)常穿著別人送的舊衣服。
有一次,秦歡穿著母親給的喇叭褲去上學,到班里后才得知這是女款。可想著家里也沒有其他褲子可以穿,他只能忍受同學們的嘲笑。
02.
高三那年,他徹底淪為孤兒
秦歡上初中時,母親為了多些收入,找了份月薪900元的清潔工工作。
父親依舊是四處喝酒,經(jīng)常找不到人。
長期不如意的婚姻生活和繁重的生活壓力,讓秦歡母親的身體日漸虛弱。
她不舍得花錢去醫(yī)院檢查,只在疼得受不了時,才去路邊的小診所打止痛針來緩解病痛。
當病情嚴重到不得不去大醫(yī)院檢查時,已經(jīng)到了癌癥晚期。
因為經(jīng)濟困難,母親沒住院治療過一天。
秦歡學著母親照顧自己的樣子,細心地為她梳頭、給她唱朝鮮族民歌《祝媽媽長壽》,希望媽媽能像歌詞中唱的那樣,健康地看著自己長大。
可惜,母親還是在他高二那年離世了。
母親去世那天,父親不知去哪兒喝酒了。秦歡在親友的幫助下,才辦完母親的后事。
麻繩專挑細處斷,厄運專找苦命人。
高三那年,正在上課的秦歡接到了鄰居的電話,被告知家里發(fā)生了火災(zāi),父親去世了。
站在被燒成一片廢墟的家里,秦歡不敢相信父親已經(jīng)沒了。
辦完父親的喪事后,他徹底成了一個無處可去的孤兒。
03.
媽媽的朋友,把輟學打工的他拽回校園
父母雙亡,居住的房子被燒毀,才上高三的秦歡面臨一個最關(guān)鍵的生存問題——無人可依,無處可去。
為了維持生活,他只能沿著街邊商鋪一家家詢問:“你這里可以讓我打工嗎?”
一家澡堂接收了他,讓他做搓澡工。
以為從此人生就這樣了的秦歡,怎么也沒有想到,自己才工作一天,就被母親的朋友王阿姨夫妻倆找到。
秦歡被拽出澡堂,來到了王阿姨家。
夫妻倆告訴他:“你現(xiàn)在的任務(wù)是學習。沒錢了,我們給你。”
可秦歡清楚,王阿姨家的經(jīng)濟并不寬裕。
他不想拖累王阿姨一家,但王阿姨讓自己兒子放學后去秦歡班級門口堵他,拉他回家吃飯。
看出秦歡心思的鄰居奶奶,主動找到秦歡,勸他去孤兒院生活。
秦歡一開始自卑于孤兒的身份,不想去孤兒院給自己再貼上可憐的標簽。但聽到奶奶說孤兒院會給他交學費,并讓他在寒暑假有個住宿的地方后,馬上答應(yīng)了下來。
在奶奶的幫助下,秦歡住進了七臺河兒童福利院。
即便秦歡每個月都能領(lǐng)取國家發(fā)放的生活津貼,但牽掛他的王阿姨還是會給予他額外的幫助。
盡管她的月薪只有2000元,但還是雷打不動地在暑假給他200元,在寒假給他500元。
即使秦歡屢次婉拒這份善意,她仍會在街上追著他跑了好遠,將錢強行塞給他。
04.
從孤兒院到名校,再到年薪百萬的逆襲
在孤兒院里,秦歡的生活有了保障。
因為正在讀高三,他還有了單獨的房間,以便能全力備戰(zhàn)高考。
秦歡鉚足了勁兒學習,短短幾個月的時間,他就把成績從年級第90名沖到第25名。
2012年,秦歡成功考上北京理工大學。
報到那天,因為內(nèi)向敏感,不想讓同學們知道自己的情況,秦歡請求院長假扮成他的媽媽,陪他去學校。
體貼的院長二話不說就陪他一起去報到。
大學期間,秦歡拿著國家補貼的生活費,一頭扎入知識的海洋。
憑借優(yōu)異的成績,他成功被保研到中國科學院大學。
之后入職AI自動駕駛算法賽道,成為互聯(lián)網(wǎng)精英,年薪百萬。
如今,秦歡雖然仍舊沒房沒車,但已經(jīng)在這一路的成長中找到了內(nèi)心的平靜。
他覺得,如果能回到過去,憑他現(xiàn)在的閱歷,一定會讓爸媽生活得更好。
可惜,賺再多的錢,也無法逆轉(zhuǎn)時空。
他說:“現(xiàn)在只希望,能讓曾經(jīng)幫助過自己的人,過上更好的生活。”
他努力用自己的方式,去回報當初幫助過自己的“家人們”:
他在放假時會回到家鄉(xiāng),像久別重逢的家人一樣,陪王阿姨一家和孤兒院院長吃飯。
他像當初王阿姨給自己塞錢一樣,給王阿姨轉(zhuǎn)賬。
在被王阿姨數(shù)次拒絕后,他只能用王阿姨沒辦法拒收的、讓快遞送貨上門的方式,給王阿姨一家買了泡腳桶、洗衣機、掃地機器人。
對于自己曾經(jīng)生活過的孤兒院,他除了捐錢外,還主動參與科技扶貧,為孤兒院的孩子開設(shè)了編程課。
對于自己的“成功”,他坦言并不是自己有多優(yōu)秀,而是吃了時代的“紅利”,剛好趕上了AI的風口。
他開設(shè)了個人賬號,分享了自己對100多位高收入者的訪談,希望能讓更多人打破信息壁壘,為更多的職場人搭建交流的平臺。
秦歡說,自己就是一個普通人,希望在未來的某一天,變得不普通。
其實,在他的人生軌跡中,幫助他改變命運的好心人,又何嘗不是這些看似普通、又不普通的人呢?
善意,是一顆種子,會在愛的澆灌下蓬勃生長,然后結(jié)出更多愛的果實,隨著歲月的流逝,擴散到天涯海角。
一如秦歡至親離世后,這些好心人為他重筑“家”的雛形;當他功成名就,這份恩情化作傳承善念的感恩。
人性的微光從不是單行道,它會在裂縫中折射,最終照亮整個世界。
參考資料:
視頻號:秦歡 高凈值社群
鳳凰網(wǎng):旅途
鳳凰網(wǎng):對話秦歡(上)(下):那個從七臺河孤兒院走出的勵志男孩,年薪百萬不是終點,是起點
育兒不慌張,阿呆爸來幫忙,伴你和孩子一起成長。▼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