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看官老爺,麻煩右上角點擊一下“關注”,精彩內容不錯過,方便隨時查看。
文|面包夾知識
編輯|面包夾知識
本文聲明:本文為短篇小說,內容純屬虛構,請理性觀看
前言
我叫吳秀蘭,今年 38 歲,在生活的瑣碎日常里,我愈發真切地體會到,沒讀過書的老人與讀過書的老人,其間的差距簡直天壤之別。
就拿我的婆婆和母親來說,這種差異從各個維度鮮明地呈現出來。
01
從學歷和經濟狀況講,母親是高中畢業,每月能領 3500 元退休金,雖說不算大富大貴,但足以讓她把生活安排得有滋有味。
她時常會給自己買束鮮花,裝點屋子,偶爾還會去聽一場老年大學的講座和研學會,很有自己的精神世界。
反觀婆婆,她一輩子都沒踏入過學校的大門,是個地地道道的農村婦人,一輩子都被困在家庭里。
每個月那幾百塊的養老金,在如今物價飛漲的時代,不過是杯水車薪,連維持最基本的生活開銷都困難重重。
我曾多次看到婆婆對著超市的打折商品,反復權衡,只為省下那幾塊錢,平時家里的一些過期的東西她也舍不得扔。
生活方式上,母親就像走在時代前沿的人,玩兒的比我還熟練,她手中的智能手機,宛如神奇的百寶箱。
有一回家庭聚會,母親興奮地拉著大家,說道:“來,咱們拍個抖音視頻,我最近剛學了個好玩的特效。”
只見她熟練地切換濾鏡,調整拍攝角度,拍完后還迅速剪輯,配上熱門音樂,不一會兒,一個精彩有趣的家庭聚會視頻就誕生了,引得大家紛紛點贊。
她還熱衷于在手機上看各種文章和視頻,看完后總會發表獨到見解:“你瞧,這篇關于人工智能的文章,說得頭頭是道,未來這科技發展,可真是不得了。”
而婆婆呢,那部只能接打電話的老年機,就是她與外界交流的唯一通道,有時候還連接不上。
有一次,家里親戚生病住院,婆婆想打電話問候,可搗鼓了半天,不是按錯鍵,就是記錯號碼,急得她滿頭大汗,嘴里直念叨:“這玩意兒咋這么難用喲。”
生活習慣上,母親更是自律,每天清晨,天邊剛泛起魚肚白,她就會穿上輕便的運動服,出門晨練。
她的步伐輕盈而穩健,沿著小區的步道,一圈又一圈,身姿矯健得如同年輕人,回到家,她走進廚房,開始精心準備早餐。
案板上,五顏六色的食材有序擺放,不一會兒,一份營養均衡、色香味俱佳的早餐就上桌了。
母親還極其注重身體健康檢查,她會定期去醫院體檢,每次體檢前,都會提前查閱資料,了解各項檢查的注意事項。
02
婆婆則截然不同,她的飲食毫無規律可言,常常是有啥吃啥。
做飯時,她總覺得油多鹽多才夠味,家里有些食物明明已經過期變質,她卻舍不得扔,還念叨著:“哎呀,還能吃,扔了怪可惜的。”
長期如此,她的身體漸漸出現問題,前段時間,婆婆總說頭暈,我勸她去醫院看看,她卻連連擺手,皺著眉頭說:“去醫院得花多少錢吶,這點小毛病,忍忍就過去了。”
精神世界的豐富程度,更是將兩人的差距拉得極大,母親除了把家里收拾得干干凈凈,還擁有豐富多彩的興趣愛好。
午后,她會進屋她的一間小書房里去看書,很多書的類型我都讀不進去,母親卻能一頁一頁的看下去。
她也愛看報紙和新聞,對國內外大事了如指掌。
有一次,我們一家人圍坐在一起討論時事,母親從國際形勢談到國內政策,分析得頭頭是道,讓我們這些年輕人都自愧不如。
她早早地就為自己規劃好了養老生活,堅持獨居,不想給子女增添負擔,自己的存款也打理得井井有條,我壓根不知道她到底有多少積蓄。
婆婆呢,每天的生活似乎只有家務,忙完一天的家務,她就坐在沙發上,百無聊賴地看電視,或者回房間睡覺。
她的存款早就交給了我老公,遇到事情,第一時間就是打電話向我們求助。
有一次,家里的水電費該交了,她拿著繳費單,不知所措,只能打電話問我:“秀蘭吶,這單子上的字我也看不懂,咋繳費呀?”
去年五一假期,我想著帶兩位老人出去旅游,放松放松心情。
我剛跟母親提起這個想法,她的眼睛瞬間亮了起來,興奮地說:“太好啦,我早就想出門旅游了!我得好好收拾下行李,挑幾件漂亮衣服。”
她一邊說著,一邊興高采烈地打開衣柜,開始精心挑選衣物。
可當我跟婆婆說這件事時,她卻把頭搖得像撥浪鼓,連連擺手:“不去不去,旅游得多花多少錢吶,咱家門口的公園不也挺好的嘛,外面有啥好看的。”
03
我耐心地跟她解釋:“媽,出去旅游能見識不同的風景,體驗不一樣的生活,可有意思了。” 婆婆卻不為所動,堅持不去,無奈之下,我只好帶著母親踏上了旅程。
旅游回來后,婆婆湊過來,一臉好奇地問:“你們都去哪兒玩啦?看到啥好玩的了?風景好看不?”
我一邊給她翻看照片,一邊詳細地描述我們的行程。婆婆聽著,眼中流露出羨慕的神色,嘴里嘟囔著:“哎呀,那還怪好嘞。”
我看著她,心里滿是無奈,明明想去,卻因為心疼錢,把自己困在了家里。
然而,事情在一次家庭聚會上發生了轉折,那天,家里來了幾位遠房親戚,大家圍坐在一起聊天。
其中一位親戚提到自己最近參加了一個老年手工班,學會了制作精美的手工藝品,母親聽了,立馬來了興趣,和親戚熱烈地討論起來。
婆婆在一旁聽著,眼中閃過一絲羨慕,這時,母親轉過頭對婆婆說:“妹子,要不咱也去報個班,一起學點兒新東西?”
婆婆猶豫了一下,小聲說:“我啥都不懂,能學會嗎?” 母親鼓勵道:“怕啥,咱慢慢學,活到老學到老嘛。” 在母親的勸說下,婆婆終于點了點頭。
從那以后,婆婆開始嘗試接觸新事物,我手把手教她使用智能手機,一開始,她學得十分吃力,不是點錯圖標,就是忘記怎么操作。
但她沒有放棄,每天都認真練習,母親也經常帶著婆婆參加社區活動,在活動中,婆婆結識了許多新朋友。
大家一起唱歌、跳舞、做手工,婆婆的臉上漸漸有了笑容,生活也變得豐富多彩起來。
她開始注重自己的飲食健康,主動要求和我們一起鍛煉身體,看到婆婆的變化,我心里別提多高興了。
我深刻地認識到,雖然讀過書和沒讀過書的老人起點不同,但只要給予關愛和引導,沒讀過書的老人同樣能擁抱美好的生活。
年齡和學歷等各種東西從來不是限制改變的因素,只要有勇氣嘗試,任何時候都為時不晚。
本文聲明:本文為短篇小說,內容純屬虛構,請理性觀看,配圖來自網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