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美國《紐約時報》網站3月28日的報道,特朗普政府似乎陷入了某種困境,而特朗普總統似乎已經找到了他眼中的“罪魁禍首”。
3月26日,在“群聊泄密”事件發生兩天后,特朗普總統在辦公桌后對記者發表了講話。
他聲稱,從某種角度來說,這場事件背后的“責任人”并非別人,而是前總統拜登。
特朗普指出:“喬·拜登本應該對也門發動襲擊,這本應該是他的責任。但現實并非如此。”
然而,這一說法在外界看來顯得有些荒謬。
特朗普似乎在暗示,如果當初是拜登發起對胡塞武裝的襲擊,那么他的國防部長也就不會在群聊中泄露襲擊計劃,進而被《大西洋》月刊的主編看到。
不過,特朗普的這種反應似乎并不令人意外。
在特朗普的任期內,他一直有這樣一種傾向:將各種問題歸咎于前任總統拜登。
《紐約時報》的一項分析顯示,在特朗普本次上任的前50天里,他平均每天提及“拜登”這個名字6.32次。
這一詞匯的使用頻率之高令人咋舌,甚至超過了他提及“美國”的次數。
這似乎表明,特朗普習慣性地將各種問題的根源追溯到拜登身上,即便是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他也不會放過將責任推給前任的機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