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9日,近日金石隨筆發現,華安證券高管變動頻繁,3月14日晚間,公司副總顧勇提交書面辭呈;3月27日,公司副總經理周慶華提交書面辭呈。此外, 1月7日, 華安證券 財務總監龔勝因到齡退休,正式卸任;3月17日,公司獨立董事李曉玲、鄭振龍遞交書面辭呈,即將6年期屆滿。
如果說 龔勝、 李曉玲、鄭振龍都屬于到期正常離職,那兩名副總密集離職則顯得有點不同尋常。公司公告均是個人原因,與董事會沒有分歧。但是,有圈內人士解讀為除了個人原因,還有組織架構調整的結果。
就在2024年12月17日,公司公告稱對組織架構調整,公司將對財富管理、機構業務、自營業務、投資銀行以及企業文化、社會責任等工作的組織架構和職能設置進行調整。而組織架構調整,難免會有相關的人事變動。
金石雜談查詢發現,顧勇, 曾任富國基金證券分析師,中國大地財產保險計劃財務部兼資產管理部副總經理,上海復星高科技金融事業部財務總經理,永安財產保險黨委委員、董事、副總裁、首席財務官,德邦證券高級總裁助理兼科技金融部總經理、副總裁。
2023年6月,顧勇加入華安證券,擔任副總裁,分管財富管理業務。而本次組織架構調整確實包括了財富管理業務。而隨著顧勇辭職,其下一站也已敲定,3月26日正式出任西藏東財基金。
至于顧勇辭職,金石雜談認為,除了組織架構帶來的陣痛,還有兩點原因:一是看顧勇履歷,其實他最開始就是做的資管業務和財務相關業務,后來開始做科技金融和財富管理。本次跳槽到東財基金,是時隔多年后重返公募,初心也罷喜好也罷,總之是自己更加擅長的領域。
二是華安證券開出的薪資有限,2023年顧勇薪資不足40萬,高管中幾乎墊底的存在,不少副總裁薪資更是高達200多萬;2024年,顧勇薪資翻倍增至80萬,幾乎在高管中最高,但持股為零。這說明,華安證券的薪酬待遇是不理想的。
反觀東方財富基金,他是東方財富證券的全資資管公司,而東方財富證券由于業務集中在經紀業務、融資融券業務以及天天基金網等第三方銷售,所以這兩年業績沒有受到太大影響,2024年利潤更是創出歷史新高至71.27億。也就是說,東方財富的薪資待遇會更加理想。此前東方財富研究所大肆擴招已從側面證明。
而且, 截至2024年二季度,東方財富基金累計營業收入1.05億元,累計凈虧損2.25億元,連續6年凈虧損。也就是說,東財基金亟需一位既懂資管,又懂財富管理的復合型人才,帶動公司業績穩步提升。
畢竟在華安證券期間,顧勇管理的財富管理業務可圈可點,2024年無論證券經紀業務還是投資咨詢業務都實現了大幅增長。
周慶華,現年55歲,歷任蔚深證券蘭州營業部總經理助理,新安營業部市場部經理,招商證券股票銷售交易部副總經理,機構營業部總經理,西南證券機構客戶部總經理,光大證券機構業務總部總經理,研究所所長,中天國富證券公司公司副總經理。離職前周慶華負責華安證券投行業務。
金石隨筆查詢發現,周慶華任職終止日期是2026年5月,如今提前一年離職,確實有點不尋常。
金石隨筆查詢發現,周慶華分管的投行業務確實是一地雞毛,2021年華安證券投行收入有2億,利潤有0.33億,22年投行收入1.6億,利潤則有0.61億。但是隨著2023年周慶華分管投行業務,公司投行業務連續兩年虧損,且虧損持續加大,23年虧損0.28億,24年虧損增長逾70%至0.48億。與此同時,華安證券投行收入不足1億,已較2021年腰斬。
當然,投行業務大幅下滑,一方面與2023年下半年的IPO收緊以及2024年的IPO逆周期調節有關;另一方面則是中小券商在市場競爭中的弱勢地位。無疑,周慶華沒有做出增量讓公司投行業務一路向下,是其離職的一大原因。
所以,綜合以上分析來看,顧勇或有組織架構調整帶來的陣痛,但更是是個人發展方面的考慮,重返公募,做資管,做財富管理,為東財基金業績穩步提升發揮自己的長處,同樣獲得更高的薪酬;而周慶華離職背后,和組織架構調整關系緊密,或和其管理的投行業務嚴重下滑有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