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南昌日報頭版報道
南昌高新區
構建多元夜間消費場景促進經濟發展
正文如下:
夜幕降臨
南昌高新區不少美食街漸漸喧囂起來——鐵板魷魚須、雞翅包飯、水煮油炸、珍珠奶茶、各式燒烤、章魚小丸子……煙火繚繞中,各種小吃的香味撲鼻而來。人們三五成群品嘗美食,愜意多彩的夜生活在充滿煙火氣的街巷拉開序幕。
夜間經濟是城市經濟、文化、生活的交融點。如何管好、管活夜間經濟,激發消費潛能,帶動城市發展?南昌高新區各部門通力合作,共同交出了一份亮眼答卷。
美食街煙火氣濃
“老板,結賬……”
“老板,拿份菜單過來……”
“老板,再加20個串……”
近日,位于南昌高新區紫陽大道與創新二路南側的艾溪里美食街煙火氤氳,2046不夜城燒烤店的老板黃勇忙得不亦樂乎。看著店里絡繹不絕的顧客,黃勇笑著說:“這里年輕人多,特別是附近的大學開學了,生意一直很火爆,店里準備再招幾個服務員。”
黃勇在這里開燒烤店已有數年時間,對于夜市經濟有著獨到的理解。“攤位多、味道好、價格低、人情足,自然會有越來越多的人來。”黃勇告訴記者,如今,他的攤位平均每天的營業額達到3000元以上。
閃爍的霓虹燈下,年輕人擼串、喝飲料,其他攤位生意也同樣火爆。
“我比較喜歡胡記烤面筋和烤雞腿,這里的烤雞腿是用板子夾著烤的,特別好吃。”從江西現代職業技術學院畢業后,陳紅依舊選擇居住在艾溪里美食街附近,她說,艾溪里美食街附近年輕人多,吃的品種比較多,價格又實惠。
艾溪里美食街是南昌高新區第一條個性化、市井化、草根化特色夜市街區,主要以周邊居民、產業工人、學生為消費群體。但在南昌高新區,并不僅僅只有艾溪里美食街,瑤湖里美食街、陽門里美食街、艾溪嘻街等也在隨后陸續開街。
在艾溪嘻街一家名為“奇丑的猴子”的咖啡館,除了咖啡與甜點,還能看到各種極具藝術氣質的周邊商品。一把傘、一個胸針、一個帆布包……“咖啡只是基礎,我更希望用空間美陳、潮玩藝術品讓年輕人在這里能盡情地釋放自我。”咖啡館主理人劉曉龍說。
美食街煙火氣濃
夜間經濟興起,在促進經濟發展的同時,也給城市治安和市容秩序管理帶來了壓力和挑戰。
呵護夜間經濟,安全是第一要義。市公安局高新分局立足夜間治安特點,堅持警務前置、服務前傾,以優質警務服務護航夜間經濟高質量發展。
“針對轄區夜市‘營業晚、商戶密、人流多’等特點,我們劃定巡防網格,堅持顯性用警,利用‘車巡+步巡’的方式,分班次開展常態化社會面巡防工作,確保警察、警車、警燈高頻出現,提高群眾見警率和安全感,維護夜市治安秩序持續良好。”市公安局高新分局治安大隊大隊長胡兵強說。
針對夜市人流情況,民警的巡邏任務從當天傍晚一直持續到第二天凌晨時分,圍繞小吃街、夜宵攤等人流密集區域開展巡邏,提醒群眾注意安全事項,接受現場求助,并對矛盾糾紛、噪聲擾民、火災隱患等進行全面排查,發現苗頭性問題提前介入、有效化解。
此外,社區民警組織相鄰商戶、屬地社區開展“鄰里互助”活動,積極發動社區干部、志愿者、網格員、市場和物業安保組建“洪城夜市義警隊”,參與巡邏防控和治安管理;與此同時,在要求夜市主辦方定人、定崗、定責的基礎上,派出所聯合鄉鎮職能部門、村(居)委會常態化開展風險隱患排查,與商戶簽訂安全責任狀、承諾書。聯動消防部門加強對夜市攤點消防安全檢查,形成“公安、消防、商戶、社會”多位一體共建共享體系,有效防范各類安全事故發生,全方位打造平安的夜市經營環境。
圍繞夜市的市容秩序管理問題,管理的方式方法也在升級——南昌高新區城市綜合執法局、南昌高新區市場監管局等部門齊抓共管,實施規范管理。
南昌高新區城市綜合執法局構建了“政府引導、部門監督、自我管理”新模式,一方面充分發揮屬地管理職能,協同其他相關部門維護夜市的經營秩序;另一方面由經營戶自行管理作為補充,協助執法中隊調解經營戶之間的矛盾糾紛,共同維護和諧的經營秩序。
“顧客來這里消費,最看重的就是環境的安全和衛生。”熊強在陽門里美食街經營著一家飯店,他告訴記者,隨著夜市的治安越來越好、管理越來越規范,顧客們更愿意在這里消費,他的生意也比以前好了很多。
新業態便民惠民
通過多方合力,南昌高新區的夜間經濟正走向規范化、健康化,也逐漸成為當地提升城市活力、增進民生福祉的重要引擎。
每天晚上只要有時間,熊楚瑤都會在火炬二路“出攤”,售賣一些自制的手工藝品。“夜市的創業成本低、想法多、氛圍濃厚,對于我們是很友好的選擇。”熊楚瑤說。
在南昌高新區,許多攤販通過售賣小吃、手工藝品和特色商品,獲得了穩定的收入來源。通過自己的辛勤勞動,他們不僅改善了生活條件,還為家庭帶來了更多的希望和信心。
事實上,在對流動攤販進行管理時,既要解決“面子”——市容問題,也要解決群眾“肚子”——民生問題。以南昌高新區昌東鎮為例,當地經過實地調研、統一規劃,在紫陽大道天虹商場、南昌龍旗公司、華勤千億產業園等地設置臨時疏導點三處,共計3000余平方米,為流動攤販提供攤位200余處。
“環境干凈了,交通方便了。”龍旗公司安保負責人表示,臨時疏導點的設立不僅讓工作輕松許多,矛盾也減少許多。在未設置便民疏導點之前,公司保安經常因車輛進出、環境衛生與周邊攤販發生口角。便民疏導點的設立,不僅解決了企業方與攤販的矛盾,同時使企業務工人員可以合理安排休閑時間,就近解決生活需求。
“我們成立管理專班,與村委會定點負責人配合,針對天虹商場、南昌龍旗公司、華勤千億產業園周邊流動攤點較多的情況,昌東城管中隊不定時對該路段進行蹲守整治,確保疏導點經營秩序良好、附近道路暢通有序、地面干凈衛生。”昌東鎮行政執法中心主任吳兆勇說,通過多方調研和摸底統計,全面掌握本轄區現有流動攤檔的基本情況后,他們以妥善疏導現有流動攤檔為主,因地制宜設置規范區域和安排攤位。通過以點帶面,積極探索如何科學合理疏導規范流動攤販,走出了一條城市管理“疏導結合”的新路子。
來源:南昌日報
編輯:梅欣
審核:邱垚
新華每日電訊頭版頭條報道南昌高新區電子信息產業發展故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