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學一個半月,不少中年父母的感受或許可以用“前程四緊”來形容——手頭緊、時間緊、關系緊、眉頭緊。
白天盯著家長群生怕錯過接龍,晚上算著信用卡賬單糾結興趣班續費。
這邊老人住院要陪床,那邊房子要還貸。
體檢剛剛查出“三高”,轉頭就聽到大S、方大同在40+的年紀突然離世。
再加上養娃三大燒錢天坑——看眼睛、整牙、打生長激素,中年父母紛紛消費降級、能省則省,想著多攢些家底以備不時之需。
在經濟不景氣的大環境下,當“前程四緊”撞上“消費祛魅”,中產父母還要不要買學區房?還要不要送孩子出國留學?或者說,要不要把大把的銀子投到教育上?
這一連串的問題沒有標準答案,但也許最近教育圈接連發生的“幾件大事”,可以給大家一點點的啟發。
學區房要涼?
好像每年幼升小的啃節兒上,各個社交平臺總會冒出幾個“嚇人”的消息。
這些消息,都與 所謂的學區房,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
今年也不例外。
先是網傳京城某小學名校,今年的預報名人數僅37%,后是網傳西城德勝學區的育翔分校今年要停招。
經多方核查,以上兩個消息都是假的。
先說37%這個數字,根本找不到官方來源。至于 育翔分要停招,有圈內人士透露,學校今年會繼續面向西城全區招生,預計還是2個班。
有一說一,散布這些謠言制造恐慌的,基本上不是賣房的,就是賣課的。
這些人拿捏了家長 “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窮不能窮教育”的心理,趁機販賣焦慮。
是的, X鳥家園曾經是 海淀最貴的學區房, 單價一度飆升到20萬/平,2021年一套50平的房子賣出過1028萬的天價。
一些中產父母舍得在教育上下血本,無非是想讓孩子像自己一樣拿到教育紅利,最好還能青出于藍而勝于藍。
但是,那些所謂的學區房,如今已經今非昔比了。
不止學區房,就連房子的租金也跟著降了。有網友爆料,“二環內的房子,降了25%租出去的,去年11月底到期,過年空置一直到3月份才租出去?!?/p>
一是因為幼升小實行多校劃片后,部分購房家庭被調劑到其他學校或者臨近學區。學區房和學校之間不再一一對應,而且,多校劃片還會長期執行下去。
二是因為要上小學的孩子減少了,小學學位漸漸寬松,“頂級”學區亦是如此。
據了解,北京幼升小的入學高峰發生在2023年。從去年開始,幼升小的入學人數開始走下坡路,有些小學已經開始縮招。比如育翔分校,就從23年的4個班,縮減到了24年的2個班。
接下來,隨著義務教育入學人口高峰的上移,小升初和初升高的入學“洪峰”,將會一浪高過一浪。
預計人口的疊加效應會讓2032年北京中考人數、2035年高考人數達到未來十年的峰值。
三是因為“陽光招生”、全員校額到校、集團直升、連續培養、教師輪崗等一系列教改措施,讓校際間的差距不斷縮小,也讓學區房的作用不斷弱化。
買學區房≠上名校。
未來,父母與其被學區房割韭菜,還不如好好培養孩子的習慣和品格,因為這些才是孩子成長的 基石和底座。
又一家機構跑路!
這邊學區房遇冷,那邊留學中介又出大事了。
最近,某個總部位于北京的業內知名藝術留學機構某KD疑似暴雷。
圖源:網絡
更讓家長心寒的,還有時不時爆出的黑幕,有的甚至已經損害到留學生群體的信譽和誠信。
還記得去年底震驚留學圈的港澳地區“假學歷風波”嗎?
某中介機構收了家長70萬,偽造申請材料把孩子送進了香港大學。東窗事發后,offer作廢,孩子被學校清退。
由于“造假風波”鬧得動靜太大,澳門大學已經官宣,自2025/2026學年起,將暫停接受內地非高考學生的本科申請。
接二連三的暴擊之后,留學圈很多父母開始擔心,還有靠譜的留學機構么?
其實,留學圈內的競爭和廝殺,也是一個優勝劣汰的過程。打廣告忽悠人的遲早會完蛋,真有兩把刷子的總會笑到最后。
此外,家長網上吃瓜的時候也要留個心眼。和學區房的謠言有些類似,有些博主曝出部分留學機構的所謂“黑料”,其實也是為了博眼球、蹭流量,或者是趁機推薦自己的機構。
最后還要提醒掏腰包的父母:一方面,大家真的要擦亮眼睛,大額支付要小心,提高風險防范意識;另一方面,不要心存僥幸,不要為了讓孩子獲得海外名校的門票,就去用一些不正當的手段和虛假的包裝。
“?!敝杏小皺C”
前面講了開學之后的一堆 “?!?,再來聊一聊“機”。
先說基礎教育領域。
今年開始,北京所有初中校首次在升高中時有了校額到校的名額,預計未來會有更多初中生通過這一途徑升入優質高中。
隨著多區教育集團不斷擴容,集團化辦學實現倍增效應,全員享受校額到校,再加上特長生招生計劃和去年增幅明顯的“1+3”項目等,未來一定會有更多孩子多渠道升學,并且上好學。
《北京市新時代基礎教育擴優提質行動計劃實施方案》
再看高等教育。
前段時間,一批985官宣擴招。第一輪的高校擴招才開始,第二輪的高校專業結構調整馬上又跟上了。
建設教育強國,龍頭是高等教育。可以預見,未來高等教育不僅會增量,更加會提質。
值得關注的是,《教育綱要》還提出,“穩步擴大職業本科學校數量和招生規模,建設一批辦學特色鮮明的高水平職業本科學校?!?/p>
就在幾天前,北京科技職業大學的正式設立,標志著北京市屬公辦本科層次職業學校實現了零的突破,也意味著未來將會涌現出更多的“大國工匠、能工巧匠、高技能人才”。
實話實說,當下的經濟增速放緩有可能會加劇社會分化——有人畢業即失業,也有人畢業就開啟爽文劇本。
也許,今后對社會和企業有用的人,才算得上是真正的高質量人才。
大膽預測,未來最受歡迎的人才可能有兩類。
一類向上生長,成為前沿科技領域的創新人才;另一類向下扎根,成為社會剛需的職業人才。
而上不上下不下的那批人,有可能會受些“夾板氣”。
按照這個思路,建議父母在給孩子做教育規劃時,可以朝著這三個方向努力:
一是條件允許的話,盡量沖名校,或者是找到能夠發揮特長和潛質的學校。
二是盡量從小打好理工科基礎,報考有一定技術門檻的理工科專業。對于家庭條件一般的孩子,這一點尤其重要。
如果以上兩點都做不到,學一門真正有用的技術也不錯,比如護理、汽修,或許在就業市場上會更受歡迎。
說白了,以上三個方向,其實核心都指向一點——家庭量力而行,根據孩子的特點做好教育規劃。
除此之外,父母也要用足夠的愛,給孩子的未來托底。讓Ta具有愛和被愛的能力,做一個幸福的人。
教育不是花錢買學區房、送孩子出國留學這么簡單。
真正的教育是要幫助孩子找到打開世界的那把鑰匙。
當學區房的價格回歸理性,當不良留學中介的泡沫破裂,當家長放下攀比和焦慮,當教育資源的配置更加優質均衡,教育就會回歸到它的本質:
喚醒每個孩子內在的潛能,讓每個孩子都能閃閃發光。
文 | 京教君
素材來源 | 綜合自京娃圈、匆匆說、miki粥、Letsight、籬笆爆料、京城教育圈等,由京城教育圈進行整理及補充
微信又改版啦
為了讓「京城教育圈」出現在您的時間線
星標一下 ★ 為了更好的我們
歡迎 | 掃碼加入
京教圈學習交流群
走之前記得點個“心心”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