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娛樂圈的畫風有點魔幻,越來越多的明星被曝下海。
吳彥祖在網上賣英語課,王祖賢被曝在加拿大開設艾灸館,而當謝霆鋒在直播間煎烤腸時,許多人或許還未意識到,這位曾經的“叛逆偶像”早已完成了一場商業身份的蛻變。
3月24日,謝霆鋒的品牌“鋒味派”舉辦了四周年慶典。期間,謝霆鋒對外透露,鋒味派爆汁烤腸累計銷售額達15億元,連續三年全國銷量第一。
鋒味派的抖音商品櫥窗顯示,銷量Top1的鋒味爆汁烤腸官方售價為129元3盒,一盒有8根,約5.4元每根。
從娛樂明星到烤腸大王,謝霆鋒如何將一根5.4元的烤腸4年爆賣15億?
謝霆鋒的跨界并非偶然。
2014年,他以一檔《十二道鋒味》綜藝闖入美食領域,彼時外界視其為“玩票”,港媒甚至嘲諷他“做飯擺拍”。
然而,這檔節目不僅為浙江衛視帶來超1.5億元廣告收入,更讓謝霆鋒嗅到了美食IP的商業價值。
借助《十二道鋒味》的熱爆,謝霆鋒不僅成功塑造出“明星大廚”的IP人設,更積累了大量中產消費群體。借此契機,謝霆鋒迅速將“鋒味”從一個綜藝品牌拓展為美食商業王國。
明星搞副業向來是“倒閉重災區”,從奶茶店到火鍋店,大多難逃“開業即巔峰,三月便倒閉”的宿命。
究其原因,明星的優勢在于流量,劣勢在于落地執行,如果沒有一個優秀的執行團隊將明星的流量高質量轉化落地,再爆火的項目也只能是“短命網紅”。
謝霆鋒的成功關鍵,在于找到了薇婭夫婦強強聯合。
2021年,謝霆鋒與薇婭夫婦創立的謙尋控股聯手,成立杭州鋒味派食品有限公司。謙尋持股60%,謝霆鋒任董事,董海峰(薇婭丈夫)擔任董事長。
謝霆鋒在臺前為品牌引流造勢,薇婭團隊在幕后為項目落地執行,這一合作被業內視為“頂流明星+頂級MCN”的黃金組合。
彼時,直播帶貨尚處風口期,有了國內頂級MCN助力,薇婭直播間成為鋒味烤腸的“流量核爆點”。
2021年3月,鋒味派開啟了首秀,首場直播成交額破千萬,九個月GMV破億。在鋒味派成立的第三年,其銷售額已突破10億元,爆汁烤腸成了超級爆款。
明星跨界餐飲常被詬病“貼牌割韭菜”,謝霆鋒之所以成功,除了善用流量之外,更重要的是愿意死磕產品。
謝霆鋒沒有選擇做“甩手掌柜”,而是深度參與研發與品控。
從豬肉肥瘦比3:7的配方調整,到與江南大學合作研發-35℃急凍鎖鮮技術,謝霆鋒四年來堅持每月突檢工廠,連烤腸扎孔透氣性都要測試200次,以確保產品的高品質。
除了品質之外,產品定價也別有講究。
鋒味派卡準了“輕奢食品”價格區間:129元3盒的定價,既高于街邊烤腸的廉價感,又低于高端餐廳的溢價,精準狙擊中產消費者的“嘗鮮閾值”。
數據顯示,65%的消費者在3個月內復購,老用戶們評價“貴但停不下來”。這背后不是簡單的粉絲經濟,而是用產品力構建出的“上癮模型”。
近年來,明星副業翻車案例層出不窮:陳赫的賢合莊加盟商維權、歐陽娜娜的“千元浴袍”群嘲……與之對比,謝霆鋒的烤腸神話顯得尤為扎眼。
究其根本,差異在于“產品主義”與“流量主義”的分野。
謝霆鋒曾表示:“食品不能只靠名氣,吃得安心才是底線”。
這種對品質的偏執,讓鋒味派從“明星周邊”升格為“消費品牌”。
鋒味派的野心不止于烤腸。方便意面、黑豬午餐肉等產品矩陣的布局,260余項專利構筑的技術壁壘,以及與江南大學的產學研合作,都透露出其宏大的野心。
從《十二道鋒味》的“米其林之友”到直播間“烤腸一哥”,謝霆鋒完成了“偶像→廚神→產品經理”的三級跳。
謝霆鋒的15億烤腸生意,本質是一場“精英思維”對傳統食品業的降維打擊。從直播間的流量裂變,到供應鏈的技術壁壘,再到品牌IP的長期沉淀,他構建了一個難以復制的商業閉環。
如今,謝霆鋒宣布時隔20年重啟演唱會,網友戲稱“烤腸賺夠了,該回來唱歌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