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律師在介紹自己的時候會說:“我是做勞動用工的”、“我是做民商事業(yè)務的”……
我真的想吐槽,要是大家在和客戶談案時也這么介紹自己,真的很容易把客戶搞懵的!
人家沒辦法自己立馬對號入座,不知道你做的這個專業(yè)領域和自己的需求到底有什么關系。
這種劃分方式,其實就有點像醫(yī)生按專業(yè)科室劃分。
你想,要是自己胸悶、呼吸不暢,該掛什么科?
呼吸科?還是耳鼻喉科?心血管科?
說實話,對于普通的病患來說,咱們有時候真的拎不清。
作為任何一個領域的門外漢,當我們面對這個領域的專業(yè)門類時,我們真的很難靠自己的常識立馬根據(jù)自己的需求對號入座。
律師在介紹自己的業(yè)務領域時,其實也是一樣的道理。
你做勞動法,你是服務企業(yè)這一端,還是服務老百姓這一端?
你做民商事,是幫企業(yè)這一端,還是幫個人這一端?
當客戶聽到你說“勞動用工”時,他們只會一臉懵:“這跟我有什么關系?然后呢?”
其實,你應該告訴他們:
“我是幫勞動者維權的,比如降薪、調(diào)崗、裁員、欠薪這些事,如果您遇上了,可以找我。”或者“我是幫企業(yè)做勞動用工法律服務的,比如設計規(guī)章制度,審核勞動合同,做好離職談判、處理員工糾紛這些事,如果您的企業(yè)需要,歡迎隨時聯(lián)系我。”
但可惜的是,很多律師還蒙在鼓里,用專業(yè)領域標簽,自說自話,讓客戶一臉懵。
千叮嚀萬囑咐,律師伙伴們,你下次和客戶介紹自己做什么法律服務的時候,一定要有對象感!
先講清楚你到底幫誰,再講解決什么問題。
最后,排除一種情形。
如果你面對的企業(yè),是大型民企或者國企央企,人家有成熟的法務部門、法務總,你確實可以簡潔地用專業(yè)標簽介紹自己,因為,這類服務對象,本身就是我們的法律專業(yè)同行,不是其余客戶這種“不懂法”的外行人。
你覺得呢?
想要了解更多法律行業(yè)真相,關注我吧~
每個月的最后一個周四,我也會直播講我這一個月以來遇到的真人真事,尤其是和搞錢相關的,你也可以掃碼預約起來。
想要1v1免費咨詢我的,可以直播連麥,我只在直播間接受白嫖(典型片段我會剪輯切片,不過會給你的聲音頭像打碼),哈哈:
文末掃碼加我微信,我送你我每日更新的《法律服務行業(yè)搞錢日志》: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