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緬甸發生7.9級地震。本次地震是今年以來全球發生的最大地震,據29日下午央視新聞報道稱,根據緬甸國家媒體公布的最新數據,此次地震共造成該國所有受災地區超過一千人死亡,另有多人失蹤。
本文主要不是談地震問題,而是談談緬甸的人口問題。根據聯合國發布的《世界人口展望2024版》,2023年緬甸總人口5400多萬人,出生人口為90.4萬人,出生率為16.7‰。
在中國各省份之中,與緬甸人口數量最接近的是湖北省,根據《湖北省2023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2023年末,湖北省常住人口5838萬人,全年出生人口32萬人,出生率為5.48‰;死亡人口50.4萬人,死亡率為8.63‰,人口自然增長率為-3.15‰。
可見,2023年,緬甸總人口比湖北省常住人口少400萬人左右,但出生人口相當于湖北省的近3倍,出生率則相當于湖北省的3.05倍。
下表是1950-2023年緬甸總人口、出生人口、出生率、總和生育率,數據來源是聯合國發布的《世界人口展望2024版》。總人口均是年中(即7月1日)人口,單位是萬人。
1950年,緬甸總人口只有1774萬人,1957年突破2000萬人,1975年突破3000萬人,1991年突破4000萬人,2013年突破5000萬人,2023年緬甸總人口達到5413萬人,相當于1950年的3.1倍。
雖然緬甸的出生率從1950年代初的45‰左右下降到近幾年的16‰至17‰,但出生人口并沒有很大波動。1950年以來,緬甸每年出生人口在100萬上下波動,少則80多萬,多則110多萬。
相比之下,中國近幾十年的出生人口波動較大,1963年中國出生人口達到2900多萬人,而2023年中國出生人口只有902萬人,不到1963年的三分之一。
在生育率方面,在整個1950年代,緬甸的總和生育率均在5.9以上,隨后逐漸下降,1978年跌破5.0,1987年跌破4.0,1997年跌破3.0;到2023年,總和生育率下降到2.12,即在更替水平附近。相比之下,2023年中國的總和生育率只有1.01,不到緬甸的一半。
根據世界銀行數據,2023年緬甸人均GDP只有1188美元。相比之下,與緬甸同屬中南半島的泰國2023年人均GDP為7172美元。
由于生活水平較低、醫療技術落后等原因,2023年緬甸的人均預期壽命只有66.9歲(男女平均),其中男性為63.8歲,女性為70.2歲。
相比之下,根據七普數據,2020年中國居民的人均預期壽命為77.93歲(男女平均),其中男性為75.37歲,女性為80.88歲。而根據國家衛健委發布的最新數據,2024年中國居民的人均預期壽命已達到79歲,比2023年提高了0.4歲。
緬甸國土面積約67萬平方公里,分為7個省、7個邦和1個直轄市。7個省分別為:仰光、曼德勒、勃固、馬圭、實皆、伊洛瓦底、德林達依;7個邦分別為撣邦、克欽邦、克耶邦、孟邦、克倫邦、欽邦、若開邦;1個直轄市為內比都。2005年,緬甸行政首都由仰光遷至內比都,但仰光仍是緬甸最大城市。2023年仰光省人口約890萬人,其中華人約有45萬人。
緬甸共有130多個民族,主要有緬族(約占65%)、撣族(約占8.5%)、克倫族(約占6.2%)、若開族(約占5%)、孟族(約占3%)、克欽族(約占2.5%)、欽族(約占2.2%)、克耶族(約占0.4%)。
緬甸北部的果敢地區(全稱為緬甸撣邦北部果敢自治區),面積約2700平方公里,在歷史上曾是中國領土。如今,生活在果敢地區的絕大多數居民,都使用漢語,街道上的牌匾幾乎都是用中文書寫,果敢地區的學校,基本上采用緬漢雙語教學。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