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俄有個特點,就是只要被它占領的土地,要想再讓它吐出來,比登天還難。俄羅斯已經表態,烏東四州已經是俄羅斯的地盤,這是寫進俄羅斯憲法的事,根本不可能還給烏克蘭。
說白了,俄烏沖突里,領土就是核心問題,但問題是,仗打了這么久,俄羅斯也沒完全控制住這四個州,這就有點尷尬了,想完全吞下,沒那么容易。
而烏克蘭更難,憲法規定,一寸土地都不能丟,澤連斯基要是敢簽字割地,那肯定要被釘在歷史恥辱柱上,所以,烏克蘭的態度也很堅決:要打,要守,寸土不讓。
所以俄烏雙方都被憲法給綁住了,誰也沒法輕易退讓,美國和俄羅斯都希望烏克蘭搞個大選,說白了,就是想換個聽話的人上來。
如果澤連斯基不肯讓步,那就換個愿意妥協的,這招挺損的,但國際政治嘛,就是這么現實。
最近還冒出個“領土交換”的說法,俄羅斯想拿新打下來的地,換烏克蘭控制的扎波羅熱和赫爾松部分地區。這事兒靠譜嗎?
我覺得懸,烏克蘭肯定不愿意承認俄羅斯占領的合法性,俄羅斯國內也不見得答應。
國際社會也挺糾結的,西方國家支持烏克蘭,但戰爭拖得越久,對大家都沒好處,聯合國想調停,但雙方的憲法限制太死,根本沒法談。
說實話,要解決這個問題,得有點新思路,比如,搞個“特殊地位”,讓爭議地區既不完全屬于俄羅斯,也不完全屬于烏克蘭,或者,干脆修改憲法,但這難度太大了。
其實,決定勝負的還是戰場,誰能在戰場上占優,誰在談判桌上就更有話語權,現在,俄羅斯和烏克蘭都在硬撐,看誰先撐不住。但這種對抗,代價太大了。
這場沖突的影響已經超出了俄烏兩國,改變了歐洲的安全格局,甚至影響了全球經濟。
要結束這場爭端,需要各方共同努力,找到一個既能維護國家利益,又能避免更大沖突的解決方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