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能不知道,周士第竟然是彭富九的岳父。
彭富九的妻子是周博雅,她的父親周士第,是黃埔一期的杰出將領,一生都在為國家的獨立與解放事業南征北戰。
彭富九13歲就毅然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32 年,彭富九正式投身中國工農紅軍。
在早期革命歲月里,彭富九積極投身于湘贛、湘鄂川黔蘇區艱苦卓絕的反 “圍剿” 戰斗。
彼時,國民黨軍隊對蘇區發動瘋狂進攻。彭富九身處戰斗最前沿,在一場激烈的戰斗中,敵軍憑借優勢兵力與先進武器,對紅軍陣地發起兇猛攻擊,戰場形勢萬分危急。
彭富九所在部隊接到死守陣地的命令,他與戰友們和敵人展開長達數小時的近身肉搏,最后,他們成功為部隊守住關鍵陣地。
1934 年,第五次反 “圍剿” 失敗后,彭富九隨部隊踏上艱難的長征之路。翻越大雪山時,彭富九不僅自己努力克服嚴寒與缺氧帶來的身體極限挑戰,還主動向身體虛弱的戰友伸出援手。
他毫不猶豫地將自己本就不多的干糧分給戰友,攙扶著體力不支的同志,在陡峭的雪山路上一步一步艱難前行。
長征勝利結束后,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彭富九又義無反顧地投身到抗擊日寇的戰斗中。
在多次戰斗中,他充分施展卓越的軍事才能。在一次精心策劃的伏擊戰中,彭富九通過深入偵察,精準分析日軍的行軍路線與兵力部署,帶領部隊巧妙設伏。
當日軍踏入伏擊圈,他果斷下達攻擊命令,帶領戰士們對日軍展開猛烈攻擊。經過一番激烈戰斗,成功殲滅大量日軍,繳獲一批重要物資。
隨后的解放戰爭時期,彭富九繼續在各個戰場奮勇作戰。戰斗打響后,他身先士卒,帶領部隊勇猛沖鋒,與敵人展開激烈巷戰。經過艱苦奮戰,最終成功解放這座城市。
在一次革命同志的聚會上,彭富九與周博雅偶然相逢。彭富九講述的那些驚心動魄的戰斗經歷,深深吸引了周博雅;而周博雅對革命的深刻見解,也讓彭富九眼前一亮。
自那以后,他們開始頻繁往來,彼此的了解也日益加深。
隨著交往的逐步深入,彭富九與周博雅之間的感情愈發醇厚。在那艱苦卓絕的革命環境下,他們的約會往往只能在簡陋的住所,或是行軍途中短暫的停歇間隙進行。
周博雅會溫柔地鼓勵彭富九,同時親手為他準備一些貼心的生活物件,比如一針一線精心縫制的鞋墊,最終兩人情定終身,毅然決定攜手步入婚姻的殿堂。
婚后,,彭富九依舊全身心地撲在革命工作上。抗日戰爭時期,彭富九跟隨部隊輾轉各地,與日軍展開殊死搏斗。周博雅選擇留在后方,積極投身于支援前線的各項工作。她加入了當地的婦女救國會,憑借自己的組織能力,帶領婦女們為前線的戰士們縫制軍衣、籌集物資。
解放戰爭時期,彭富九的戰斗任務愈發繁重。周博雅一邊悉心照料家庭,一邊持續為革命事業貢獻力量。
有一回,彭富九在戰斗中不幸負傷,消息傳來,周博雅心急如焚,但她深知此刻必須保持冷靜。她想盡辦法,通過各種渠道了解彭富九的傷勢情況,并不斷寫信鼓勵他,讓他安心養傷,期盼他能早日康復,重返戰場。在周博雅的全力支持下,彭富九迅速恢復。
解放戰爭時期,彭富九在晉察冀軍區二局擔任副局長、局長等職務。他進一步完善情報工作體系,提高情報工作的效率和準確性。在清風店戰役中,彭富九帶領情報人員通過不懈努力,成功破譯了國民黨軍的電報,掌握了敵軍的兵力部署和行動計劃。我軍根據情報制定了詳細的作戰方案,在戰役中迅速包圍并殲滅了敵軍主力,取得了清風店戰役的重大勝利。
在衡寶戰役中,彭富九的情報工作同樣發揮了關鍵作用。他組織情報人員對國民黨軍白崇禧部的通信進行嚴密監測,及時掌握了敵軍的動向。根據情報,我軍提前設伏,對敵軍進行了分割包圍,最終取得了衡寶戰役的勝利,為解放大西南奠定了基礎。
新中國成立初期,彭富九身負重任,全身心投入到軍隊建設和國防事業當中。周博雅也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積極奮進。
在與岳父周士第的相處過程中,彭富九和周博雅始終遵循著周士第 “君子之交淡如水” 的處世原則。由于彭富九與周士第同為高級干部,工作都極為繁忙,平日里他們之間很少有頻繁的往來。但這絲毫沒有影響他們之間深厚的親情。偶爾有機會登門拜訪,或是在偶然的場合相遇,大家也只是親切地聊聊家常,托對方代向熟人問好。
周士第深知彭富九所在單位工作性質的特殊性,所以從來不會詢問他的工作情況。唯有在個別時候,因部門之間的工作聯系需要他出面協調,周士第才會從辦公室給彭富九打電話。
而彭富九和周博雅,也會在陪妻子回娘家時,與周士第下一盤象棋,享受這難得的家庭團聚時光。
1955 年 9 月初,彭富九正在中央黨校帶職學習。然而,彭富九卻接到通知,要求其于 9 月 29 日(或 28 日)前往中南海,參加一場意義重大的授銜儀式。
授銜儀式在莊嚴肅穆的懷仁堂舉行。
彭富九所在的這一批為少將專場,現場約有一二百人。上午 9 時前,眾人有序入場,依座位號就座。當臺上念到 “彭富九” 這個名字時,這讓彭富九著實感到意外。他迅速調整思緒,邁著穩健而堅定的步伐走上主席臺。
只見周恩來總理面帶和藹微笑,親手將授銜證書以及三枚勛章遞到彭富九手中。在返回座位途中,彭富九不經意間瞥見觀眾席上的鄧穎超。鄧穎超正指著彭富九,輕聲對身旁的人說道:“你們瞧,彭富九這個年輕后生,如今也成將軍了!”
當時,彭富九年僅 37 歲,在那些久經戰火洗禮、德高望重的老一輩革命家眼中,確實還算年輕。后來查閱資料可知,在 1955 年授銜的少將中,與彭富九年齡相仿或略小一些的,共有三十幾位。
授銜同時,每個人都領到一張寫有號碼的紙條,這是到禮堂一側領取將軍禮服的憑證。將軍禮服被精心裝在紙盒里,肩章也已端正別好。當晚,彭富九身著嶄新筆挺的將軍禮服,攜妻子周博雅參加了在懷仁堂院子里舉辦的雞尾酒宴會。
宴會上,眾人歡聲笑語,相互握手祝賀,現場氣氛熱鬧非凡。周博雅尤為高興,因為在其家中,父親周士第被授予上將軍銜,丈夫彭富九又被授予少將軍銜,一門出了兩位將軍,這是莫大的榮耀。
1955 年授銜之后,他們成為一對 “翁婿將軍”,但關系依舊和從前一樣。
退休后的彭富九,堪稱國防情報領域的 “活化石”,國防情報相關部門與軍事院校紛紛向他拋出橄欖枝,頻繁邀請他為年輕一代的情報人員授課講學。
在某軍事院校的一次情報專業課堂上,為了讓學生們真切領會情報工作中的密碼破譯技巧,彭富九特意帶上了自己在戰爭年代使用過的簡易密碼本和破譯工具。他小心翼翼地翻開那本泛黃且邊角磨損的密碼本,指著上面密密麻麻的字符,向學生們娓娓道來:“當年長征途中,我們截獲了敵軍一份至關重要的電報,可那密碼極為復雜。當時條件艱苦,沒有先進設備,我們只能依靠幾個人,日夜不停地分析、嘗試。我和戰友們連續三天三夜幾乎未曾合眼,從敵軍過往的通信習慣、戰場形勢等多方面尋找蛛絲馬跡,最終成功破譯密碼,為部隊行動提供了關鍵情報。”
生活中的彭富九,始終秉持著簡樸作風。他住在一處普通居民樓里,房子面積不大,屋內陳設簡單樸素。客廳擺放著一套老舊沙發,木質扶手磨損嚴重,上面搭著幾塊洗得發白的坐墊。墻上掛著幾幅他年輕時的照片,還有一幅書法作品,寫著 “淡泊明志,寧靜致遠”。
在生命的最后時光里,彭富九依然心系國家和軍隊。他叮囑家人,在他去世后,要將自己收藏的珍貴革命文物和書籍捐贈給相關紀念館和研究機構,希望能讓更多人了解那段歷史,傳承革命精神。
參考資料:
人民網:《彭富九憶55年授銜:妻子格外高興 家里出了兩個將軍》
黨史博采:《周士第:資歷堪比元帥的開國上將,葉挺獨立團的“鐵甲將軍”,艱難時刻離隊成遺憾》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