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國內手機市場呈現出一種“動態穩定”的獨特態勢,因為各大廠商的新機都處于蓄勢待發的狀態,暫時份額上的變化不大。
比如3月17日至23日(第12周)的市場份額排名延續了前一周的格局,華為、小米、vivo、OPPO、蘋果、榮耀六大品牌穩居前六,子品牌與細分市場的競爭則成為新焦點。
但是,這種表面穩定的背后,是手機廠商在技術迭代、產品創新與用戶需求升級中的持續角力,也是變化所在。
所以接下來讓我們長話短說,一起來和大家聊一聊這次的國內手機市場份額,到底帶來了哪些改變吧。
據悉,華為以17.7%的份額蟬聯榜首,其優勢主要來自高端產品線的強勢表現,例如,3月發布的華為Mate70 Pro優享版。
其憑借衛星通信與AI影像技術的升級,以及現貨和麒麟9020處理器縮水版本,進一步鞏固了其在高端市場的地位。
而且還有華為Pura X的來襲,進一步刺激折疊屏市場,不僅帶來了全新的外觀設計,還帶來了新的交互特性。
此外,華為智選(2.3%)作為生態鏈延伸的嘗試,也為其貢獻了增量,只是現貨有壓力,不然份額會有更大提升。
而小米手機(含紅米手機)以17.1%的份額緊隨其后,其中開售的小米15 Ultra成為關鍵驅動力,其搭載的大底主攝鏡頭和雙衛星通信功能吸引了大量消費者。
并且還帶來了2K分辨率、超聲波指紋、驍龍8至尊版以及6字開頭的電池容量等,都是刺激用戶產生選擇欲望的關鍵。
再加上紅米在中低端市場的穩定輸出,與小米在高端領域的突破,形成了“雙輪驅動”效應,銷量自然也就不會低。
值得一提的是,接下來的小米和紅米都有新機要進行發布,屆時在市場銷量與份額上,也都會帶來很大的提升。
不過,蘋果以14.1%的份額跌至第五,同比下滑2.4個百分點27,反映出其創新乏力與國產高端機型崛起的雙重沖擊。
要知道iPhone手機目前的動作還是挺頻繁的,比如此前發布的iPhone16e,也對中端市場發起了猛烈沖擊。
但如今的局面來看,確實有點乏力,因為如今的iPhone新機在定價方面都進行了一定程度的松動。
按理來說這種情況下,其市場份額會有較大提升才對,然而卻沒有提升,這其中的緣由,應該真的很難說。
另外,vivo(含iQOO)以16.6%的份額位居第三,其中iQOO貢獻了4.0%。iQOO通過電競性能與快充技術,持續吸引年輕用戶。
而OPPO(含一加、realme)則以14.3%位列第四,一加(2.2%)專注高端市場,realme(1.0%)則面臨增長瓶頸,需重新定位性價比策略。
榮耀(12.9%)則受限于產品線單一性,雖在線上渠道表現穩健,但需突破中高端市場以提升競爭力。
但也可以看出來,目前的國內手機市場中,這些品牌基本都屬于主流級別了,想進一步的突破,確實有一定壓力。
不過,華為與蘋果的高端之爭仍是主戰場,但小米、vivo通過“技術下放”策略(如將旗艦芯片用于中端機型),實現了市場份額的穩步提升。
而且華為智選、小米生態鏈的擴展,標志著手機廠商從硬件向全場景服務的轉型,例如華為智選通過智能家居產品反哺手機銷量,形成協同效應。
不過,線上直播帶貨與線下體驗店結合的模式成為主流,比如榮耀通過“線上預售+線下快閃”活動,成功拉動銷量;vivo則依托綜藝植入強化品牌年輕化形象。
所以頭部品牌的固化與子品牌的激烈競爭,技術創新與生態擴展的雙重驅動,共同勾勒出一個充滿張力的市場圖景。
最后想說的是,2025年第12周的市場份額數據,既是中國手機行業階段性格局的縮影,也揭示了未來的變革方向。
對此,大家有什么想表達的嗎?一起來說說看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