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手機市場近年來呈現出“性能過剩”與“差異化競爭”并存的趨勢,而小米Civi系列自誕生以來,便以“輕薄設計”與“影像美學”為核心標簽,精準切入了年輕用戶群體的需求。
不過此系列的更新節奏并不算快,尤其是友商主攻線下市場的機型幾乎一年兩更的時候,小米手機卻是一年一更。
這也讓產品本身的熱度并不算特別高,因此大多數追求輕薄機身的用戶,都主動去關注友商的新機了。
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小米Civi 5 Pro通過國家3C認證的消息引發廣泛關注,其型號為25067PYE3C,參數上也變得很清晰了。
據悉,小米Civi 5 Pro延續了Civi系列標志性的1.5K分辨率等深四曲面屏,尺寸為6.55英寸,采用華星光電M9基材,支持120Hz動態刷新率與高頻PWM調光。
而且超聲波指紋識別的加入進一步提升了解鎖速度與安全性,成為同價位段少有的配置,也是主要競爭力之一。
關鍵新機主打的是輕薄,機身厚度僅為7毫米左右,這對于追求手感的用戶來說,會帶來不少的驚喜。
更為關鍵的是,當用戶認為輕薄機型無法帶來出色的配置參數時,但小米手機卻不一樣,帶來了十分激進的配置。
從入網的消息來看,小米Civi 5 Pro內置了6000mAh單電芯大容量電池,較前代4700mAh提升近28%。
配合67W快充技術(MDY-15-EQ充電器),用戶可在40分鐘內充滿電量,兼顧了輕薄設計與長續航需求。
這一突破得益于小米在電池材料與堆疊技術上的創新,例如采用高密度硅碳負極材料及更緊湊的電路設計。
當然了,67W有線快充確實有點不夠激進,按理來說應該升級到90W有線快充,或許這就是官方的策略吧。
而核心配置也是非常激進,小米Civi 5 Pro搭載高通驍龍8s Gen4處理器(SM8735),這顆芯片采用臺積電4nm制程。
其核心架構為1+3+2+2組合(3.21GHz X4超大核、3.01GHz A720中核、2.80GHz A720能效核及2.02GHz A520小核),GPU為Adreno 82557。
性能介于驍龍8 Gen2與8 Gen3之間,尤其在圖形渲染和多任務處理上表現突出,相比前代Civi 4 Pro搭載的驍龍8s Gen3,新一代處理器的能效比與AI算力均有顯著提升。
再加上LPDDR5X和USF4.0,以及12GB+256GB存儲組合的加持,性能上的表現,應該會帶來不少的驚喜。
另外要說的是,身為主攻線下市場的機型,其影像能力也是不容小覷,其搭載了徠卡聯名三攝系統。
其中包括5000萬像素主攝(支持OIS光學防抖)、超廣角鏡頭及升級后的直立式長焦鏡頭,且支持3倍光學變焦與30倍數碼變焦。
據說優化了夜景算法,在人像模式中可精準分離主體與背景,實現更具層次感的虛化效果,相較于前代,長焦鏡頭的感光能力提升約40%,暗光環境下成片率顯著提高。
至于前置3200萬像素雙攝采用居中挖孔設計,結合徠卡影像大腦的動態光影優化功能,可智能識別光線場景并調整美顏參數。
還有就是新機的定價上也是懸念不大,小米Civi 5 Pro的定價預計在3000元檔(參考前代Civi 4 Pro的2999元起售價),主打“輕薄旗艦”與“影像全能”兩大賣點。
其核心競品包括榮耀400系列、OPPO Reno 14系列等,因此對于用戶來說,接下來可能還會面臨選擇糾結的情況。
另外要說的是,新機的發布時間也變得很清晰了,據說會在五月份和大家進行見面,并不會在四月份登場。
畢竟四月份的紅米Turbo4 Pro會進行發布,如果一起進行發布,可能會出現碰撞的情況,或許這也是分開發布的原因之一。
總而言之,小米Civi 5 Pro通過驍龍8s Gen4的性能突破、6000mAh大電池的續航革新,以及徠卡影像的深度優化,或成功打破“輕薄=妥協”的行業固有認知。
那么問題來了,大家對新機有期待嗎?一起來說說看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