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黨組織書記,是引領村子發展的“領頭雁”。長期以來,全省廣大村黨組織書記扎根基層、服務群眾,牢記使命、扛起責任,團結帶領群眾打開致富門、走好共富路,涌現出一批“安徽省優秀村支書”。本期刊發優秀村黨組織書記——舒城縣千人橋鎮五里橋村黨支部書記方根生的事跡,展現他干事創業、擔當作為、甘于奉獻的風采。
歸巢筑夢 “90后”巧繡富村圖
安徽日報記者 劉良慧
舒城縣千人橋鎮五里橋村村貌。
到鵬翔生態園體驗田園生活、去夢樂帝巧克力小鎮感受異域風情,舒城縣千人橋鎮五里橋村已成為遠近知名的鄉村旅游打卡目的地。
五里橋村的“出圈”,離不開村黨支部書記方根生的用心經營,“要用繡花功夫做好鄉村振興各項工作。”方根生總結。
2017年,26歲的方根生放棄建筑公司項目經理的優厚待遇,毅然返回家鄉五里橋村,把個人夢想與鄉村振興的奮斗圖景編織在一起。
摘下“安全帽”,戴上“大草帽”,安全責任轉變成了發展重任,方根生用20多本學習、調研筆記記錄著他對五里橋村的發展思考。
2021年,方根生接過村黨支部書記的“接力棒”,第一件事就是帶領村“兩委”入戶走訪,了解村組實際情況和群眾的“急難愁盼”。
一些老黨員直言不諱:“這些年五里橋村發展變化都在沿省道、集鎮周邊的‘面子’上,事關農業生產的溝塘堰壩、群眾出行的村組道路、生活必需的用水用電等基礎設施等‘里子’改變不大。”
基礎設施建設不僅事關群眾生產生活,更事關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成色。“這個‘欠賬’在我們這屆手上,無論如何也要給群眾‘補’上!”方根生的話擲地有聲。
他顧不上年輕人的生澀,向鎮上跑、向縣里跑,通過各種渠道為村級發展爭取項目資金。
在方根生的堅持不懈下,五里橋村先后完成9500多米道路硬化、800多米水渠硬化、1000多米暗渠疏浚、5道杭北干渠沿線涵閘加固、3個電網臺區改造以及360畝耕地高標準治理等一個個民生工程。
還掉了“欠賬”,方根生開始謀劃發展村集體經濟。在他的帶領下,2024年底,五里橋村集體經濟從原來的10萬元提高到了54.8萬元,一舉邁入集體經濟強村行列。數據增長背后,是方根生對一個又一個項目的不懈“攻堅”。
2022年春,借助農村實行土地大托管契機,方根生成功說服群眾,流轉2000多畝土地到村集體,再轉包給大戶種植,既保護了群眾利益,又以管理服務費的方式,為村集體經濟增加了4萬元收入。
恰逢安徽建筑大學幫扶五里橋村,方根生多次上門對接,成功獲得校方每月向五里橋村采購10萬斤左右優質大米的訂單。與此同時,學校工會每年從五里橋村采購優質農副產品,為村集體經濟年度創收20多萬元。
2022年夏天,方根生看準鵬翔生態園文旅產業的旺盛人氣,主動與企業達成了共同開發村集體22畝土地發展文旅產業的協議,每年村集體獲得分紅10.2萬元。
方根生還因地制宜盤活了食用菌種植基地項目,出租了大棚和扶貧車間,每年獲得村集體收入3.8萬元。
鄉村振興,鄉風文明是保障。方根生帶領全村創建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完善村史館、理論宣講室、村民教育室、健身活動室、文化活動室等公共場地建設;舉辦重陽節大會、首屆“村BA”籃球賽和鄉村秋晚活動。2023年,五里橋村代表千人橋鎮成功舉辦了中國農民豐收節舒城主場活動。
五里橋村迎來蝶變,村民精神面貌也越來越好。談起未來,方根生干勁十足:“我將繼續扎根基層,持續深挖富民產業,敦化鄉風民風,為鄉村振興闖出更多路子,讓村民的日子越過越有奔頭。”
▌來源:安徽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