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新華社報道,今年1月21日,春節前夕,中國國家領導人同普京總統舉行視頻會晤,對全年中俄關系發展作出規劃引領。時隔1個多月,兩國元首再次直接深入溝通,正值國際形勢和兩國發展的外部環境發生新的變化之際。
中方領導人在通話中指出,中俄關系具有強大內生動力和獨特戰略價值,不針對第三方,也不受任何第三方影響。普京總統表示,發展對華關系是俄方著眼長遠作出的戰略選擇,絕非權宜之計,不受一時一事影響,不受外部因素干擾。
這可不是一般的外交交流,而是普京向中國“交底”的時刻,聊的內容直接關系到美俄關系、俄烏沖突以及中俄的未來。對于外界關于俄羅斯是否會因美俄關系變好而調整對中國政策的猜測,普京在這次通話中給出了明確的回答。普京強調了一個非常重要的觀點,那就是中俄關系對俄羅斯來說是“長期戰略選擇”,而不是應付眼前局勢的權宜之計。用通俗的話來說,普京就是告訴中國:“你們和我們是長期合作的伙伴,不管國際局勢怎么變化,我們的關系始終不變。”
普京(資料圖)
之前國際輿論中,有美俄改善關系是否會影響中俄關系的一些猜測,兩國領導人的通話同時是對那些猜測的有力回應。俄美談判正緊鑼密鼓進行,普京介紹了俄美接觸最新情況和俄方立場,這相當于對外宣示了中方對推動烏克蘭和平進程的特殊建設性和重要性。目前美國總統特朗普尚未親自向西方主要領導人通報談判情況,但是普京已經把電話打給中國領導人,這當中已經包含巨大信息量。世界的預期是,中國會繼續發揮作用,而且廣受各方歡迎。
從2014年克里米亞“入俄”之后后,俄羅斯與西方關系就“一落千丈”,而自俄烏沖突爆發以來,拜登政府采取了對俄高壓的戰略,不斷向烏克蘭提供支持,俄羅斯與美國關系也是“劍拔弩張”。正是由于美國和西方對俄羅斯的圍追堵截,才使得俄羅斯進一步堅定了“向東看”的戰略構想。那么既然如今普京公開表示發展對華關系“絕非權宜之計”,那么這就說明俄羅斯將繼續不遺余力地發展對華關系,在俄羅斯的眼中,中俄關系“不受一時一事影響”。
特朗普(資料圖)
近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在接受福克斯新聞采訪時直言:美國不希望俄羅斯和中俄走得更近。他還補充說,中俄之間的合作并非“自然”,“他們現在可能會很友好”。
這番話的潛臺詞很明顯:特朗普不希望看到中俄戰略合作繼續深化,正在試圖拆散這對“搭檔”。顯而易見,中俄的緊密合作,已經讓美國坐不住了。 也正因如此,特朗普自從上臺后就在加速和俄羅斯和解,進而分裂中俄。
但德國媒體指出,這一戰略不過是特朗普的一廂情愿,美國不僅無法撼動中俄之間的緊密聯系,反而還會導致美歐關系進一步惡化。
“特朗普正在推行一項針對中國的大戰略,但這暴露出他的誤判。”德國《南德意志報》3月19日發文稱,中國和俄羅斯已建立起密切的經濟聯系,特朗普幻想的“美俄聯盟”卻幾乎無法給雙方帶來任何好處,俄羅斯總統普京沒有理由為了不可靠的特朗普而放棄俄中友誼。
需要關注的是,中國外交部長王毅日前在兩會記者會上談及中俄關系。王毅表示,無論國際環境如何變化,中俄友好的歷史邏輯不變,內生動力不減。雙方深刻總結歷史經驗,決定永久睦鄰友好,開展全面戰略協作,尋求互利合作共贏,因為這樣最符合兩國人民的根本利益,也符合時代發展進步的方向。中俄已探索出一條“不結盟、不對抗、不針對第三方”相處之道。一個成熟、堅韌、穩定中俄關系,不會因一時一事而變,更不會受第三方干擾,是動蕩世界中的恒量,不是地緣博弈里的變量。
特朗普和普京(資料圖)
與中俄關系的穩定性形成對比的,是中美關系的波折。記者會上,王毅外長就美國對華關稅政策連發五問:“美國應該復盤一下,從這些年的關稅戰、貿易戰中得到了什么?貿易逆差是擴大了還是縮小了?制造業的競爭力是上升了還是下降了?通脹是好轉了還是惡化了?民眾的生活是變好了還是變糟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