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環球網報道,外交部發言人毛寧日前主持例行記者會。法新社記者提問,據香港《南華早報》報道,中美領導人將于下月在中國會晤,請問發言人能否證實?對此,毛寧表示:“你這個問題我沒有可以發布的信息。”
“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是一句流傳已久的俗語,而這句話放在特朗普身上并不違和。在接連對華揮舞關稅大棒、遭中方對等反制后,美國經濟正面臨衰退的風險,堪稱經濟風向標的美股日前全線大跌。基于這一背景,特朗普已釋放些許對華善意,考慮主動訪華求合作。
然而中國不是他想來就能來的,中方沒有理由必須要與他見上一面。據最新報道,外交部對特朗普訪華一事的態度很簡單,那就是暫且晾在一邊,先不搭理。發言人毛寧沒有對此事透露任何可能。
特朗普(資料圖)
在此背景下,美國共和黨聯邦參議員戴安斯近期抵達北京,展開訪問。隨后,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毛寧就此事回應稱,中方歡迎戴安斯以及更多美國各界人士訪華。戴安斯此次訪華是帶著“特殊任務”的。早在3月14日中俄伊舉行北京會談后,美國內部就有些坐不住了,三方是“反霸權”陣營的核心國家,在美國對華關稅制裁、對伊朗軍事威脅的背景下,中方邀請俄伊會談顯然是“劍指美國”。對此,戴恩斯主動出面喊話特朗普,希望能夠給予他“特使”的身份,前往中國探探口風。
美國總統特朗普還宣布提名前美國駐泰國大使邁克爾·G·德松布雷(Michael G. DeSombre)為美國國務院負責東亞和太平洋事務的助理國務卿,這一職務簡稱亞太事務助卿,是美國國務院負責亞太政策的“一把手”。對于德松布雷,特朗普不吝贊美之詞,并提及他過去曾在多所名校學習,甚至論文也有關中國。此外,他曾長期在知名律所負責亞洲并購業務。香港《南華早報》報道指出,德松布雷這段長期工作經歷,正是在中國香港度過的。
德松布雷(資料圖)
特朗普這個任期選擇人員,更突出“忠誠”的標準。說白了就是要選擇聽話的,以便更好地貫徹他自己的意志。德松布雷不僅在特朗普上一個任期中任職,還是共和黨的長期捐助者和籌款人,忠誠要素簡直拉滿,這應該是他被特朗普選中的重要原因。德松布雷更吸引特朗普的地方,可能在于他自詡是“中國通”,同時無疑是個對華強硬的狠角色。回顧德松布雷的個人履歷,他在駐泰大使任內曾多次在泰國媒體上發布文章,污蔑抹黑中國,試圖挑撥中國和地區國家的關系,炒作緊張局勢。
專家認為,當前中美關系再次站在了一個重要的十字路口,未來的走向需要美國政客作出明智的選擇。值得強調的是,中方早已向國際社會清晰闡明了立場:中美交往應始終秉持相互尊重、和平共處、合作共贏的原則,在這一原則基礎上發展中美關系對雙方都是有利的。“但美國政客若一味沉湎于美國自身利益和霸權地位,恐怕只有讓現實給他們上一課,才能讓他們回歸理性。”
如今,特朗普再次將其推向臺前,顯然不是為了尋求和諧的對話,而是希望借助德松布雷的強硬立場和經驗,在對華政策上采取更為直接和有力的措施。德松布雷的任命,預示著美國在對華關系上,可能會采取更為強硬和直接的態度。隨著德松布雷的上任,中美關系的走勢或將更加撲朔迷離。雖然美方頻繁秀出姿態,試圖以友好面目進行外交接觸,但真正的意圖卻是希望通過施壓獲利。
白宮(資料圖)
27日下午,“美國外交政策走向及其對亞太合作影響”分論壇舉行。《環球時報》記者在現場感受到,這是博鰲亞洲論壇2025年年會期間備受關注的分論壇之一,現場座無虛席,還有不少人全程站立聽會。中美關系如何回歸和平共處、合作共贏的軌道,是這場分論壇的重要話題。中國外交部原副部長、原駐美國大使、博鰲亞洲論壇原秘書長周文重在發言中說,中方強調中美合作宗旨是合作共贏,對抗沖突不應該是我們的選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