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下,海外授權熱度持續高漲,眾多創新藥公司為緩解資金壓力,選擇出售產品的海外開發與商業化權益。
2024年,國內創新藥海外授權交易數量多達138起。
然而,創新藥研發成功具有極大不確定性,能夠獲得后續里程碑款的企業寥寥無幾。以2023年為例,里程碑達成率只有不到30%。
海思科卻在這種困境中嶄露頭角。
2024年8月,海思科收到TYK2產品的第二個里程碑款,約1284萬美元,直接助力公司回血。2024年前三季度,海思科凈利潤同比大增90%。
但需要注意的是,這筆款項屬于一次性收入,后續的業績增長依舊需要依靠企業自身。
回顧過去十年,海思科的凈利潤增長近乎停滯。
可奇怪的是,即便如此,海思科熱度依舊不減,這背后究竟是何原因?
直面多輪沖擊,堅韌突圍
2014年至2024年前三季度的近十年間,海思科的凈利潤一直在2-6億元區間來回波動,似乎陷入增長困境。
但事實真的如此嗎?
我們細看會發現,海思科的凈利潤變化情況與那些因增長乏力而業績長期停滯的企業又有所不同。
在2017年和2021年,海思科凈利潤均呈現斷崖式下跌,不過后續又都能實現回升突破。
這可以推斷出,海思科是遭受了不可抗的外力沖擊。
第一次沖擊:銷售模式變化。
2017年,國內推行兩票制,海思科從全國總代模式轉為配送直營,且自行承擔銷售推廣費用。
銷售模式的改變,致使公司其他產品及服務業務毛利率從2016年的77.46%驟降至2017年的28.65%,直接拉低公司整體毛利率近10個百分點。
同時,公司銷售費用率也大幅增加,從2016年的33%漲到2017年的41%。
雙重壓力下,海思科凈利率從2016年的30.38%驟降至2017年的12.34%,近乎腰斬,致使凈利潤大幅下滑。
好在當時仿制藥市場環境較好,公司的核心產品甲磺酸多拉司瓊注射液后續持續放量,帶動營收從2015年的12.12億元飆升至2019年的39.37億元,凈利潤也隨之被拉動,實現增長。
第二次沖擊:集采與醫??硟r。
隨著國內集采和醫保談判的常態化推進,競爭激烈的仿制藥行業最先遭受沖擊,海思科也不例外。
2020-2021年,海思科的多個腸外營養系產品被納入集采,平均降價幅度達56%,其核心產品甲磺酸多拉司瓊也執行新醫保價格,降幅超90%。
2021年,公司營收、凈利潤同比分別下降16.71%、45.8%,一夜回到解放前。
不過,海思科業績并沒有一瀉千里,僅用兩年時間,到2023年,海思科就成功穩住陣腳,實現業績止跌回升。
這一切則歸功于,公司麻醉創新藥“環泊酚”的及時推出。
十年厚積薄發,創新躍變
2012年公司上市之初,海思科便在年報中強調加大研發投入,并搭建創新藥物研發團隊,志在1類新藥研發上實現突破。
很多公司都喊過類似的口號,可除了恒瑞等少數行業先行者外,大多數不過是嘴上說說。
海思科卻把目標變成了現實。
2020年12月14日,思舒寧(環泊酚)獲批上市,這不僅是海思科的獨家產品,更是我國首個自主化合物創新的靜脈麻醉藥,打破國外技術壟斷。
2023年,環泊酚的銷售額達到了9.8億,較2022年4.3億實現翻倍增長。
短短兩年時間,麻醉產品便成功躍升為海思科的營收主力。
2024年上半年,公司麻醉產品營收占比達30.66%,毛利率更是高達89.69%,順利接過仿制藥的接力棒。
環泊酚為何能實現如此強勁的增長?
自然是好的賽道,疊加好的賽馬。
首先,賽道優質。
- 剛需屬性。
一場手術的成敗,大家最先關注的是主刀醫師的技術,卻常忽略麻醉這一關鍵環節。
實則麻醉貫穿手術始終,對血壓、心率、呼吸等生命體征穩定有著決定作用。
外科醫生治病,麻醉醫生保命,可并不是說說而已。
- 技術監管雙壁壘
一方面,技術壁壘:環泊酚類的麻醉藥,作用于中樞神經系統,作用機制復雜,技術門檻高。
另一方面,監管壁壘:由于麻醉藥的特殊性,存在濫用和成癮風險,監管十分嚴格。
因此,麻醉藥的更新迭代速度也很慢,此前長期占據市場主導地位的丙泊酚、芬太尼等,都是誕生于上個世紀的老產品了。
與此同時,隨著醫療技術的進步,手術數量逐年攀升,同時無痛分娩、內鏡檢查等新興應用場景不斷拓展,這使得麻醉藥市場需求持續釋放。
相關數據顯示,到2027年我國麻醉藥市場規模有望突破400億元!
其次,產品藥效卓越。
在藥效方面,與此前的明星藥物丙泊酚相比,環泊酚對受體的親和力要強4-5倍,這使其起效迅速、恢復快,且不良反應更低。
憑借出色的藥效,環泊酚的推廣十分順利。
環泊酚的準入醫院數量從2021年的400家,增長至2024年上半年的2500家。
截至2024年5月末,在樣本醫院中,其市場份額已達21.51%,超過丙泊酚等產品,躍居行業第一,并且銷量有望持續突破。
聚力研發,邁進收獲期
環泊酚雖成功放量,但海思科對研發創新的執著卻絲毫不減。
2020-2023年,其研發費用持續走高,2024年前三季度達3.78億元,同比增長13.26%。
而高投入也帶來高回報。
2024年,繼環泊酚之后,海思科又有兩款創新藥成功上市。
一款是克利加巴林膠囊,主要用于治療糖尿病周圍神經痛(DPNP)、帶狀皰疹后神經痛。
它是全球首個無需滴定的中樞神經系統鈣離子通道調節劑,也是中國大陸首個獲批成人DPNP適應癥的1類新藥。
另一款是考格列汀片,主要針對II型糖尿病患者,是全球首個超長效雙周口服降糖藥。
此外,海思科具有自主產權的國內首個κ阿片受體選擇性激動劑阿片鎮痛創新藥HSK21542,預計也將于2025年正式上市,基于其低成癮性,有望復刻環泊酚增長路徑。
目前,公司還有20個處于開發階段的新藥項目以及近30項篩選項目,覆蓋神經系統、腫瘤等多個領域。
基于這些,海思科成功搭建起了“在研一批、臨床一批、落地一批”的產品梯隊。
這使得公司業績增長更具確定性,也側面解釋了海思科關注度高漲的原因。
綜合來看,隨著集采風險出清,海思科將迎來多個重磅產品收獲期。
但它最終能否實現業績大爆發,我們拭目以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