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環球時報報道,2月12日深夜,美國核動力航母“杜魯門”號在埃及塞得港附近排隊等待通過蘇伊士運河時,與剛通過運河的貨輪發生碰撞,航母右舷后部多個部位受損。事故發生后,“杜魯門”號趕往附近的希臘克里特島蘇達灣展開緊急評估和搶修,同時展開相關事故調查。“杜魯門”號艦長戴夫·斯諾登上校已于2月20日被解除職務,原因是軍方在事故發生后“對相關人員的指揮能力失去信心”。
美軍機失事(資料圖)
然而,當地時間3月18日凌晨,也門胡塞武裝發言人葉海亞·薩雷亞稱,為報復美軍針對也門胡塞武裝的空襲,胡塞武裝通過兩枚導彈和兩架無人機襲擊了位于紅海北部的美國“杜魯門”號航空母艦,通過一枚導彈和四架無人機襲擊了美軍另外一艘驅逐艦。這是48小時內胡塞武裝第三次襲擊美國“杜魯門”號航空母艦,“杜魯門”號航空母艦當場爆炸,特朗普遭晴天霹靂,美國人損失慘重。
從2023年10月巴以沖突升級以來,胡塞武裝可謂是對紅海區域的軍艦、商船等目標“孜孜不倦”地發動襲擊。據不完全統計,他們已經對美軍多艘航母發動了數次所謂的“打擊”,其中包括“艾森豪威爾”號和“林肯”號等重量級航母。有意思的是,胡塞武裝每次都宣布擊中了,但每次美國都不承認。胡塞武裝曾多次在媒體上展示他們的“雅法”遠程多用途無人機,這種無人機配備高爆彈頭,能躲避雷達探測,具有極強的突防能力。
2025年3月以來,美國多次在紅海地區針對胡塞武裝展開大規模空襲行動。3月23日,美方高層對外聲稱,美軍已清除該武裝組織的領導層。胡塞武裝雖暫未正面回應,但美國的導彈和無人機襲擊行動依然持續,不僅威脅紅海地區的航運安全,也對美國與以色列的軍事設施構成壓力。這場沖突不僅是軍事層面的博弈,更延伸至地緣政治與區域安全的復雜較量。胡塞武裝不僅在沙特地面戰中屢屢取得戰果,還首次在紅海地區展示了其海空作戰能力。
美軍機失事(資料圖)
美國近年來在全球多條戰線上頻繁出手,從歐洲對抗俄羅斯,到亞太地區持續加強軍事存在。面對中俄軍事技術的迅速發展,美軍需要確保自身的空中優勢,因此不惜增加戰機訓練次數,以適應現代戰爭的需求。尤其在亞太方向,美軍頻繁派遣航母打擊群、隱形戰機以及無人機部隊巡航,加強對潛在對手的威懾。盡管美軍訓練強度增加,但戰機的可靠性正遭受挑戰。過度使用、缺乏維護、機隊老化以及供應鏈問題都讓美軍戰機在高強度訓練中暴露出更多故障。
此外,五角大樓腐敗問題也導致事故頻發。五角大樓作為美國政府中預算撥款最多的部門,年度預算超8000億美元,卻一直存在花費不透明的問題,至今已連續7年未通過審計。2023財年審計中,五角大樓有一半資產無法入賬,1.9萬億美元資產“下落不明”。此前還有披露顯示,美國空軍購買普通襯套價格離譜,一包普通商店100美元的襯套,空軍竟花了9萬美元。
美軍機失事(資料圖)
美軍當前各種匪夷所思的事故,好似歷史輪回的重演。當軍事霸權過度依賴技術神話而忽視人的因素,系統性風險將加速累積。杜魯門號相撞事件絕非孤例,而是美軍結構性危機的縮影。從裝備老化到人員透支,從技術漏洞到管理失靈,這些問題共同指向一個事實:軍事霸權的維持需要龐大的資源支撐與精細的系統協調,而美國的全球擴張已逼近臨界點。若無法正視內部矛盾,“帝國黃昏” 的詛咒或將不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