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春3月,在一年一度的行業盛會——yarnexpro春夏紗線展上,由中國化學纖維工業協會與黑龍江伊品新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伊品生物)共同打造的“伊綸?開放麥·綠尚未來”產業鏈交流活動,正式亮相纖維新視界直播間,以其創新性與前瞻性引發廣泛關注,直播間收獲超3700觀看人次,熱度持續攀升。
據了解,該活動旨在聚焦環保科技與創新纖維材料——伊綸?,為紡織行業的可持續發展搭建交流與展示的平臺。活動現場,伊品生物工藝研發總監郭小煒、立新集團紡織科研(江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立新集團)總經理欒勇、南京綠碳認證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南京綠碳)總經理許冰從研發、生產、應用、認證等多個維度,分享了從“面包”到“衣櫥”——伊綸?的綠色科技密碼;伊品生物應用研發總監趙孔衛、經理王松,菲諾染料化工(無錫)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菲諾染料)廠長/技術總監王震圍繞伊綸?的市場開發、印染解決方案以及產業鏈共生模式,全方位、深層次展示了伊綸生物在推動紡織行業綠色變革中的探索與實踐。
談產品優勢
伊品生物采用可循環再生的植物原料,通過生物發酵技術將賴氨酸制成高品質生物基尼龍56——伊綸?的關鍵原料。“用生物技術替代石化技術路徑,可大幅減少不可再生資源的使用。可以說,綠色是伊綸?產品的第一優勢。經USDA生物基優先計劃(BioPreferred)認證,其生物基含量達到48%。”郭小煒說,“同時,原料來源于生物材料也賦予了其天然特性。例如,相較于石油基尼龍,伊綸?在保持了強韌耐磨特性的同時,更加柔軟;回潮率約在5.5%~6%,可提供更均衡的干濕平衡效果;與植物染料的結合性較好,可開發植物染系列,提升產品的綠色屬性。”
郭小煒(右)
王松補充道,“在合成染料染色方面,由于伊綸?微觀結構中,分子間隙較多,分子鏈間距的增加有助于染料的進入,故在低于常規化纖產品染色溫度和染色壓力下,就可以完美上染,在降低能耗的同時,得色深,且染色效果鮮亮雅致,色牢度優異。”
王松(右)
此外,伊綸?還具備自然涼感、舒適干爽的特性。據介紹,伊品生物此次展出的產品進一步優化了吸濕速干和涼感性能,通過異型截面和高導熱材料的添加,提升了瞬間及持續涼感效果,并結合抑菌功能,為消費者提供更舒適的穿著體驗。在產品品類的拓展上,伊品生物還推出了機械彈性尼龍產品,通過長絲制造階段的特殊工藝,使纖維呈現螺旋結構,賦予其機械彈性。該產品能夠在微彈系列中實現對氨綸的替換,解決了傳統氨綸染色露白等問題,同時提高了服裝的保型性和抗皺性。
談產業鏈共生
“好的產品一定是根據客戶更細分的消費需求來設計的。紡織產業鏈的鏈條很長,從纖維制造到消費者體驗,這中間涉及很多環節,產業鏈上下游需要緊密協作。”趙孔衛說,“基于此,2024年7月,伊品生物牽頭成立了‘生物基尼龍紡織產業聯盟’,聯盟成員來自于研發、紗線、印染、推廣、應用等領域,通過發揮各自特色,打造出生物基尼龍的高附加值,進而推動產業進步,共創美好生活。”
趙孔衛
作為聯盟成員之一,菲諾染料在伊綸?的印染開發上積累了諸多經驗。王震說:“作為紡織產業鏈的一個環節,我們會根據客戶的開發需求與理念,提前與客戶交流并提供服務,把產業鏈打通,讓客戶在開發的時候少走彎路,縮短產品研發時間。在與伊品生物的合作中,我們發現伊綸?分子鏈中的氨基分布在末端,而石油基尼龍分子鏈中的氨基則分布在中間,氨基位置的不同,讓伊綸?在酸性染料的染色過程中有了更好的染色性能。此外,伊綸?在分散染料的染色過程中不易沾色,與滌綸等其他纖維混紡更有優勢。總之,伊綸?的獨特性加上產業鏈上下游的共同努力,相信可以開創一個屬于伊綸?的時代。”
王震
目前,伊綸?已獲得USDA生物基認證、ISCC PLUS認證和OEKO-TEX? STANDARD 100生態紡織品認證等,得到了下游用戶的廣泛認可。其中,ISCC PLUS認證是由南京綠碳作為第三方機構進行認證的。許冰表示:“耐克、阿迪達斯等國外品牌已經將ISCC認證作為其供應商體系的門檻要求,以此來推動產業鏈綠色發展。未來,我們希望將綠色認證量化,如在商品標簽上增加碳標簽,將產品的綠色價值與減少的碳排放量劃等號,或者借鑒‘螞蟻森林’的模式,讓消費者更有參與感。”
許冰
談未來發展
在低碳環保和可持續發展的大趨勢下,生物基尼龍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作為面料開發端,立新集團采用伊綸?開發了多款產品,并積極推動更多下游品牌了解并參與生物基尼龍產品的研發與落地。欒勇說:“通過增加生物基尼龍的使用量,不斷推動其產業發展,有望降低其產品價格。產品價格降低,其市場競爭力將進一步提升。這種閉環的形成,將有助于實現綠色發展與企業效益的可持續兼容。”
欒勇
王松則表示:“隨著消費者對環保材料關注度的增加,生物基尼龍在服裝、家紡等領域的應用不斷擴大。例如,伊品生物與眾多下游知名品牌聯合打造的基于伊綸?的瑜伽服、防曬服、涼感T恤等單品均在市場銷售中取得了亮眼的成績。消費者普遍反映,伊綸?面料柔軟親膚,穿著涼爽舒適,適合長時間戶外活動和熱汗運動。”未來,高端運動服、戶外裝備、醫療紡織品等領域也值得探索,這將進一步拓展生物基尼龍的市場空間。此外,隨著技術的進步,生物基尼龍在汽車內飾、工業用紡織品等領域的應用也有很大的潛力。
當前,“深綠”產品已經逐漸成為紡織熱詞。如何提升生物基尼龍的“深綠”屬性?欒勇認為,將伊綸?與生物基滌綸、再生滌綸混紡,或者將其與棉、萊賽爾纖維、再生粘膠纖維等混紡,都是未來的開發方向。“基于伊綸?優異的染色特性,將其與聚乳酸纖維混紡,在保證面料生物基含量的同時,還可以提高面料的強力,是一個值得嘗試的方向。”王震說。
更多內容丨盡在《中國紡織》雜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