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激發學生對科學技術的興趣,拓展視野,培養創新思維,3月29日,太原迎澤區桃園小學組織70余名師生前往山西省科學技術館,參加了由山西省科協主辦、山西省科技館承辦的“山西科學講壇”公益講座。本次講座主題為《人工智能發展史》,由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紫東太初大模型中心資深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唐明教授主講,為同學們帶來了一場生動的前沿科技科普盛宴。
講座中,唐明教授以通俗易懂的語言,向同學們介紹了人工智能的發展歷程。首先從什么是智能,自然界中的智能行為,人類的智能行為,生物智能等幾方面講述了智能是不斷變化發展的;其次介紹了人工智能是什么,人工智能存在的主要問題;再次講到了人工智能的主要應用領域包括虛擬現實、體育、智慧醫療、智能機器人等。最后唐明老師詳細闡述了生成式人工智能ChatGPT的誕生背景、技術原理及其廣泛應用。當屏幕上展示出小男孩在花園里騎自行車、春夏秋冬四季更替的生動畫面時,同學們不禁發出了驚嘆。這不僅讓他們直觀感受到了AI技術的強大,也深刻體會到了科技進步給生活帶來的無限可能。
互動環節更是將現場氛圍推向了高潮。同學們紛紛舉手提問,有的好奇AI如何識別圖像,有的則關心它在未來是否會取代人類的工作。唐明老師耐心解答,幽默風趣的回答贏得了陣陣掌聲。唐老師還鼓勵同學們一定要保持好奇心,未來參與AI技術的探索。
“原來手機里的語音助手和機器人都是AI,科學家太厲害了!”三年級的一位同學興奮地說。許多學生表示,通過這次講座,他們對人工智能從“神秘”變成了“向往”,有的甚至立志未來要從事AI研究。
帶隊老師王麗萍表示:“這樣的科普活動不僅讓學生接觸到最前沿的科技知識,更在他們心中埋下了探索科學的種子。希望通過實踐與理論結合的方式,培養孩子們的創新意識和科學素養。”
相信在不久的將來,這些熱愛科學、勇于探索的桃園學子,定能在智能時代的浪潮中乘風破浪,成為引領科技進步的新星。而這一切,都始于今天這場啟迪智慧、點亮夢想的《山西科學講壇》。期待這些年輕的生命在未來的科技舞臺上綻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來源:迎澤區桃園小學
攝影:田志忠
編輯:師曼
審核:智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