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特朗普當選并向俄羅斯拋出橄欖枝后,俄羅斯全國上下旋即開始為解除制裁后的盛宴積極準備,包括呼吁、催促撤離本國市場的美西方汽車品牌盡早回歸。當然,終究還是有一些清醒并堅守原則和底線的俄羅斯人的——日前,俄羅斯工企聯提議:國家應該禁止與烏克蘭聯系的車企重返俄羅斯市場!
以下來自俄羅斯媒體報道:
俄羅斯工業家和企業家聯盟主席亞歷山大·紹欣提出,將“未向基輔政權武裝分子提供資金及武器輸送”作為外國企業重返俄羅斯市場的先決條件。簡而言之:“未曾資助烏軍且與武器輸送無關者——歡迎歸來”。
這位俄羅斯商界大使發表重磅聲明時,卻并未闡明如何甄別哪些車企參與了烏克蘭的冒險合作。畢竟人們都想知道,過去三年特別軍事行動期間向烏納粹提供軍事政治和財政支持的大眾、寶馬、歐寶等品牌將面臨何種命運。或許并非直接資助,但間接支持確鑿無疑——這些企業向所在國繳納稅款,而這些政府正將資金投入戰爭。
高等經濟學院行情研究所奧斯塔普科維奇在評論工企聯主席提議時坦言,他難以評判該問題的政治維度,但認為討論外資企業回歸問題需要采用辯證法視角,某種程度上甚至需保持超然態度,或許略帶冷峻現實主義的色彩。
專家指出,盡管工企聯主席的提議具有政治合理性,但顯然俄羅斯需要發展國際貿易。他強調,并非所有經濟合作都能為俄經濟帶來顯著收益,關鍵在于吸引外資參與國內聯合項目。
奧斯塔普科維奇提醒,在2022年大西洋集團對俄發動制裁之前,歐盟始終是俄羅斯首要貿易伙伴,中國則明顯落后,如今形勢已然逆轉。
但我們尚未觀察到東方新伙伴對俄創新發展的顯著投資貢獻。雖有所作為,但遠不及西方集團撤離前對汽車工業等領域的投入規模。
這位專家認同俄羅斯當前亟需引入投資者,但強調應優先選擇那些不僅積極開拓市場,更能帶來創新成果的企業。“以Indesit回歸為例,許多人歡呼將促進競爭。但其在冰箱市場的競爭對手本就是俄本土優質生產企業。更甚者,這類不帶來創新僅搶占市場的企業,會加劇本就緊張的勞動力資源爭奪。”
奧斯塔普科維奇認為,當前應為外資企業設定創新投資門檻,這將成為經濟持續增長的關鍵。值得注意的是,工企聯主席在考慮政治因素時,首要關注的必然是本土商界利益——他們不需要西方巨頭帶來的過度競爭。作為權威商業協會領袖,紹欣的立場無可厚非。但若遵循奧斯塔普科維奇的思路,其觀點總體上與紹欣的論點并不矛盾。
另一核心問題在于:“假設的伏爾加汽車廠”是否真需要“假設的雷諾”回歸?從陶里亞蒂傳來的信號顯示,需求并不強烈。但由此引申更深層思考:普通俄羅斯消費者是否在意汽車品牌的“歷史污點”?
誠然,駕駛具有特定歷史時期污點的品牌車輛令人不適。但現實是,在俄羅斯新車供應受限的現狀下,若沒有大量二手德系車存量,許多人將被迫以自行車代步,長途出行則只能依賴出租車。
俄媒報道結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