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被一句話擊中心臟——
“我們擁有世界上最好的棉花,和世界上最差的衛生巾。”
面對這句話,這個事實,每一個中國人都應該感到無地自容,然后出離憤怒!
衛生巾行業的集體連續“塌房”,不僅撕開了中國制造業的遮羞布,更是一記響亮的耳光,打在了監管失靈與企業道德潰敗的臉上。當全球最好的棉花被織成最劣質的衛生巾,當女性的生理健康淪為資本逐利的犧牲品,這場以“塌房”為名的恥辱,早已超越了商業倫理的范疇,成為一場對女性尊嚴的系統性踐踏。
中國女性怎么這么苦啊!
衛生巾企業的無恥,在于其將“女性健康”的承諾異化為赤裸裸的謊言。梁山希希紙制品公司以260元/噸收購本應銷毀的殘次品,經簡單分揀后以7000元/噸高價倒賣,暴利鏈條中每一個環節都浸透著對女性的蔑視。更令人發指的是,這些“工業廢料”竟源自全棉時代、蘇菲等知名品牌的生產線,企業員工與黑心廠商勾結,將帶血的殘次品重新包裝,讓女性用最私密的部位為資本的血腥狂歡買單。當消費者在ABC衛生巾中發現煙頭、蟑螂腿,當實測長度比標稱短30毫米卻被告知“接受不了可以不買”,企業的傲慢已演變成對女性群體的公開羞辱。
接連曝光如同驚雷陣陣,劈碎了整個行業的誠信和操守,劈碎了消費者對衛生用品安全性的基本信任。衛生巾、嬰兒紙尿褲、一次性內褲,這些都是與私密處親密接觸的日常用品,尤其對于女性、嬰幼兒、老人來說,使用這些產品時,一般都處于免疫力和抵抗力相對較低的時期,需要絕對的安全呵護。很多人之所以購買一次性衛生用品,也正是為了保證干凈方便無污染,誰曾想竟被如此“背刺”。
其實今年一月份衛生巾行業才被曝光長度偷工減料,pH值高到堪比光屁股坐上窗簾布,上百個品牌里找不到一個敢說一句硬話的。 這次3·15的丑聞,更是喪盡天良。
監管在干嘛呢?監管到底在干嘛呢?
監管的失能,為這場災難推波助瀾。現行國標允許±4%的長度偏差,卻被企業系統性利用為“只短不長”的斂財工具——280毫米的衛生巾縮水至250毫米竟仍屬“合規”。更荒誕的是,pH值標準竟然與窗簾布等同,生產線上的蟲卵、血跡、針頭等異物檢測形同虛設。當梁山希希紙制品這種注冊資本僅1萬元的黑作坊,能長期與上市公司“掛鉤”且暢通無阻地銷售劣質產品,當全國14.69%的衛生巾企業經營異常卻無人問責,所謂“監管”不過是貼在制度空轉機器上的封條。
這場塌房事件的本質,是對4億中國女性健康的隱秘屠殺,是對4億中國女性及其家人的人格侮辱!黑貓平臺4123條投訴中,霉變、過敏、異物等問題觸目驚心,而實驗室檢測更顯示劣質衛生巾的菌落數超標百倍。當帶血廢料裹挾病原體侵入女性身體,當pH值失衡破壞陰道微環境,由此引發的婦科感染、HPV風險激增,早已不是“個別案例”,而是系統性公共衛生危機。更可悲的是,在“月經羞恥”的文化枷鎖下,無論廣大農村地區,還是城市女性,絕大多數受害者只能沉默承受,而企業卻將這種沉默視為繼續作惡的許可證。
整個行業如此齊齊整整地“塌房”,不但將消費者對品牌的信任撕得粉碎,也是對整個行業信譽的毀滅性打擊。
這是地地道道的國恥!
要終結這場恥辱,必須發動一場從監管到企業倫理的全方位革命。立法層面需將衛生巾納入醫療器械級監管,對重金屬、熒光劑、菌落總數等實施“零容忍”強制檢測;經濟層面應建立“劣質產品終身追責制”,讓企業為每片問題衛生巾付出百倍代價;社會層面則要打破月經禁忌,讓女性主導行業標準制定,將“健康權”置于利潤之上。
雷軍已經被無數網友呼吁“生產小米衛生巾”了,這不僅是覺醒的吶喊和調侃,更是對監管無能的終極諷刺——若連基本生理用品的安全都要寄望于企業家的“良心發現”,這個社會的制度防線早已千瘡百孔。
面對一堆垃圾般的“衛生巾”,中國制造、中國智造、中國精造,統統成為一個玩笑!
----- THE END------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