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聚集人才和企業上的“近悅遠來”之勢,正是蘇式營商環境質量的最佳注腳。
▲3月29日,2025蘇州蘇商大會召開。千余名蘇商會聚蘇州,共謀發展大 計。圖/ 蘇州市工商聯
文|吳振
日前,2025蘇州蘇商大會召開。這是新的歷史起點上該市民營企業和蘇州籍民營企業家堅定信心、振奮精神、共謀發展的宣誓大會,是堅持和落實“兩個毫不動搖”,為民營經濟開辟更廣闊發展前景,促進民營經濟健康發展、高質量發展再出發的動員大會,也是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打造“蘇州最舒心”營商服務品牌的推介大會。
拼經濟,營商環境是繞不開的關鍵因素。作為全國頭部工業城市,營商環境一直是蘇州引以為豪的城市招牌,不僅連續五年榮獲全國“營商環境最佳口碑城市”稱號,且在很多方面都發揮著重要的探索價值。
如昆山在全國率先提出“親商、安商、富商”理念,蘇州工業園區則誕生了全國首家一站式服務中心,蘇州相城區加快推進數字人民幣在企業支付領域的應用,助力營商環境水平再提升……可以說,在營商環境打造上,蘇州長期以來都展示著引領者姿態。此次蘇商大會,再度向外界釋放了在新的發展環境和階段下,蘇州持續推動營商環境優化的信心和決心。
為民營企業打造“蘇式服務”
前不久,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江蘇代表團審議時強調要全面落實民營企業座談會精神,一視同仁對待各種所有制企業,持續優化營商環境。蘇州是民營經濟發展高地,也是外資集聚高地。數據顯示,民營經濟為蘇州貢獻了50%以上的經濟總量、60%的稅收和固定資產投資、80%的技術創新和勞動就業、90%的經營主體和研發投入。而蘇州外資企業落戶數量、實際利用外資規模等都長期居全國前列。
這種多元化的市場主體構成,決定了“一視同仁對待各種所有制企業,持續優化營商環境”,相對很多城市,蘇州有著更強的現實針對性和內驅力。比如,在打造一流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上,蘇州一直在因應企業和產業的實際發展需要而不斷“推陳出新”。
如蘇州市2025年優化營商環境行動方案圍繞優化提升市場、創新、政務、法治、人文“5個環境”,推出15個方面工作舉措。致力于讓廣大企業家安心經營、放心投資、專心創業。而不斷升級的營商環境優化措施背后,有一條主線是一以貫之的:從企業的實際需求出發,全力破解企業投資、生產、經營等全生命周期的難點問題。
比如,圍繞企業發展對人才的需求,實施百萬人才新增計劃、百校千企聯盟、百億人才基金“三百工程”,全鏈條優化人才服務;聚焦打造青年人才就業創業首選城市,發布《關于加快集聚青年人才的若干措施》,圍繞青年人才求職就業、安居生活、創新創業等方面關切提出9條“一攬子”支持舉措,推動城市更友好、青年更有為;為滿足企業的金融需求,優化中小微企業融資協調機制,構建“金融超市”;為提升企業辦事效率,提升“1+10+N”企業綜合服務中心,提供“一站式”高效增值服務……
而為了及時集納民營經濟發展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問題,破除發展梗阻,蘇州還建立了民營經濟人士動態感知機制、民營企業和商(協)會參與的政策制定機制、民營經濟數據統計共建共享機制等,充分發揮民營企業在經濟發展決策中的“晴雨表”作用。
擦亮“蘇州最舒心”金字招牌
這種全鏈條、全生命周期的“蘇式服務”,本質上就是為各類經營主體發展不斷厚植肥沃土壤。其效果也是顯著的,拋開宏觀經濟層面的數據,有兩個“吸引力”最能說明。
一是,對各類人才的吸引力。目前,蘇州全市人才總量超407萬,高層次人才總量達45萬,入選國家級、省級人才數量持續位居全國、全省前列。
二是,對各類企業的吸引力。根據日前發布的江蘇省第五次全國經濟普查公報,蘇州市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法人單位數量位居全省第一。此外,2024年蘇州新增A股上市公司5家、總數達到219家,分別位居全國第三、第五。就在前不久,蘇州又一家企業登陸上交所科創板,成為全省第113家科創板上市企業。截至目前,蘇州共有220家A股上市企業,其中57家為科創板上市企業。
蘇州共有25家企業入圍“2024中國民營企業500強”,22家企業入圍“2024中國制造業民營企業500強”,上榜企業數雙雙位居全省第一。
而“2024蘇州民營企業創新100強”,全部擁有自主知識產權,戶均擁有一類知識產權達到35.9件,在行業內具有較強的影響力和帶動性。
近年來,蘇州先后被世界銀行和《福布斯》雜志評選為“中國投資環境金牌城市”和“中國大陸最佳商業城市”,并連續13年獲評“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的中國城市”。一個地方的營商環境到底如何,人才和企業最具發言權。
從這個角度說,在聚集人才和企業上的“近悅遠來”之勢,正是蘇式營商環境質量的最佳注腳。
當然,營商環境的優化沒有終點。當前全球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加速演進,蘇州要在產業鏈、創新鏈、價值鏈上攀升新高度,搶抓新機遇、實現新突破,必須得繼續擴大具備全球競爭力的營商環境優勢。
作為開放型和國際化的工業強市,今天的蘇州加速由制造向智造躍升,并打造全球科創新高地,面臨的競爭和需要集聚的高端發展要素,已不能局限于在國內找對手和空間,而是要對標世界一流城市和面向全球拼搶一流資源要素。
因此,比照全球一流標準,繼續擦亮“蘇州最舒心”的營商環境金字招牌,勢在必行。這次大會,就是集結號和行動令。
客觀地說,作為一個普通地級市,蘇州的發展在很多方面并無太大的先天優勢。發展到今天取得的成就,可謂生動詮釋了“愛拼才會贏”。而其中一個重要的“拼”,正是營商環境。在全球不確定性因素增多的大背景下,蘇州的發展即便經歷起伏,也終能一次次回歸“巔峰”,更說明營商環境底色的極端重要性。
“蘇式服務”是一種全新的發展理念和思維方式的轉變。如今,蘇州再次出發。相信在持續升級的營商環境的助力和全體蘇商的共同努力下,這座城市將繼續勇立潮頭,書寫更多發展奇跡。
撰稿 / 吳振(媒體人)
編輯 / 遲道華
校對 / 劉軍
新京報評論,歡迎讀者朋友投稿。投稿郵箱:xjbpl2009@sina.com
評論選題須是機構媒體當天報道的新聞。來稿將擇優發表,有稿酬。
投稿請在郵件主題欄寫明文章標題,并在文末按照我們的發稿規范,附上作者署名、身份職業、身份證號碼、電話號碼以及銀行賬戶(包括戶名、開戶行支行名稱)等信息,如用筆名,則需要備注真實姓名,以便發表后支付稿酬。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