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男孩7歲,來自新疆,愛笑,他的右手拇指漂浮,是IV型的拇指發育不良,整個拇指“吊”在手上,活動不了,比較嚴重。
經半掌骨移植重建(SMRT拇指重建術)保指后,這次是術后1年7個月第三次來復查,恢復挺不錯,力氣也比較大,拇指“仰臥起坐”、擰玩具都能完成得很好。
即使空間被限制,保拇指的心不會受限
孩子出生本是一件令人喜悅的事情,但沒想到竟然拇指有問題,還是右手。
把它保下來,是全家的心愿。
5個月大時,孩子媽媽帶他到醫院看,被告知孩子還小,等大點再來看。
等孩子3歲時,再帶去看,沒想到被建議直接拿掉拇指,示指拇化。
如果要示指拇化,也不會拖這么多年了。
眼看著孩子右手食指因為長期夾著使用,有了拇指的趨勢,爸爸媽媽非常著急,想盡快改善拇指的問題。
那幾年,因疫情封控,不方便外出,家里人仍不放棄,嘗試通過網絡尋求希望。看到我在網上對漂浮拇的科普后,家長主動聯系了我們。
由于以前手部拍的片子沒有保留下來,在線問診的時候家里人也很著急,封控解除以后,第一時間,帶孩子和相關的X線檢查結果來到我的診室。
孩子的右手,存在3個問題
右手橈拐手,手腕無法伸直;拇指漂浮拿不了東西;中指也無法伸直。
孩子的一個右手,沒想到竟然存在3種問題。
“這種情況,常不常見?”
首次門診時,孩子媽媽很直接的問了這個問題。
漂浮拇指、橈拐手以及中指的屈曲攣縮,一次碰到三者的比例其實并不是那么高。
一般來說,漂浮拇伴橈拐手的情況多見,漂浮拇伴手指屈曲攣縮并不多見。
通過查體發現,橈拐手的情況還好,伸直都很好,只是放松的時候,有點會偏過來。
并且據孩子媽媽說,感覺一直都是這樣,沒怎么變過。對于這種情況,暫時可以不用干預,保住拇指并松解中指就行了。
他是男孩,雖然是平時比較乖,也愛笑,以后必不可免有“皮”的時候。因此,對于取跖骨來保拇指的方法,家長不太愿意,不想對腳有影響。
根據孩子的情況,在和父母溝通之后,決定采用半掌骨移植重建的方法來保指,手術分2期進行,第一期取部分第二掌骨移植到第一掌骨上,間隔3個半月左右進行環指肌腱的轉位來幫“搭好骨架”的拇指恢復功能。
對于中指屈曲攣縮的情況,以前給他帶過支具,沒什么用,只能通過手術對皮膚和關節囊進行松解。考慮到讓孩子少受點罪,一期保指手術的時候順帶著把中指的松解手術給做了。
“條件有限,一定要讓他好好鍛煉!”
手術只是一方面,功能地改善,還需要通過鍛煉的方式來進行提升。
我們在他5歲時進行了手術,孩子及孩子媽媽也都很配合,經常給我們發來反饋的情況。
別看孩子平時笑哈哈,挺乖的,但也有自己的“小心思”。媽媽監督的時候,就好好練,媽媽不在就不怎么練,孩子術后的恢復進展相對較慢,孩子媽媽也很著急。
在了解完其他類似漂浮拇孩子鍛煉的情況后,孩子媽媽保證說:“條件有限,一定要讓他好好鍛煉”。
先從用雙手玩的玩具開始,逐步切換到捏花生米、拿筆寫字等精細動作。盡管進展比較慢,但每一天都在進步。
這次是第三次來復查了,每次來這個小家伙都是笑嘻嘻的,跟他互動時也都很配合。
因為覺得右手拇指拿筆寫字比較丑,還是喜歡用左手來寫字。我告訴他,要想把字寫好,這有一個過程,還是要多鍛煉才行。
如果不喜歡右手寫字,可以先用毛筆練書法來代替,慢慢切換過來。
“愛笑的男孩,運氣通常總不會差!”只要他一直保持這種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認真落實好每天的訓練計劃,相信會恢復得越來越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