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終于出手了!
自從李嘉誠要賣港口以來,網上罵聲一片,官方點名批評,媒體公開斥責,反觀美國卻極其期待,特朗普就自豪的說“美國正在奪回巴拿馬運河!”
不過這些紛爭都沒有讓這位97歲的商界超人退縮,畢竟沒有沒動到李家的錢袋子。可這幾天眼看著自家資產跟漏水的龍頭似的嘩嘩往外流,要說他不慌,絕對是假的。
本文陳述內容皆有可靠信源,已贅述該篇文章結尾
馬上簽約在即,但李嘉誠還執迷不悟,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終于出手了,截停了整個交易!這次李嘉誠估計是人生第一次明白到“怕”怎么寫。
01
監管一記重錘
3月28日,有記者問到李嘉誠賣港口這事兒,要不要經過中國反壟斷審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反壟斷二司原話是這么說的:
"我們注意到這筆交易,將依法進行審查,保護市場公平競爭,維護社會公共利益。"
別看這話說得四平八穩,里頭的分量可重著呢!反壟斷審查可不是鬧著玩的,特別是涉及到港口這種關乎國家命脈的戰略資產,審查標準絕對嚴格到史無前例。
具體反壟斷二司是干什么的?那可不是吃素的部門,專門盯著那些企業并購、價格壟斷之類的大事。這次他們這一記重錘,擺明了就是要把這次港口交易放在顯微鏡底下查個底朝天。
要知道,這次交易對手是貝萊德牽頭的國際財團,涉及全球43個港口,特別是巴拿馬運河兩頭那幾個港口,全世界都盯著呢。
這早就不是簡單的買賣問題了,直接關系到全球供應鏈,甚至我們國家的安全利益。所以反壟斷司這次等于明說,這事國家必須得管了!
02
股價從狂歡到崩盤
還記得上個月李嘉誠宣布要賣掉港口業務那會兒,消息一出,長和股價跟坐了火箭似的,噌的竄上去21.86%,市場那叫一個沸騰。可誰承想,這好日子沒過幾天就變天了。
先是各路媒體開始狂轟濫炸,接著監管風向越來越明顯。結果3月18日那天,長和股價直接表演"高臺跳水",一天就跌掉4.4%,78億港幣說沒就沒。
這還不算完,到3月20日,長實集團更慘,單日暴跌超過6%。也就短短11天,李家旗下公司愣是蒸發了323.6億港幣!
這還不是最慘的,3月28號港股剛開盤,長江實業、電能實業這些李家王牌上市公司就跟約好了似的集體往下掉。也是同一天,國家監管局發話截停了李嘉誠賣港口的交易。
先不說228億美元可能要泡湯,到現在為止,李嘉誠家的財富版圖上,781億港幣就這么人間蒸發了,換算成美元,相當于21個小目標說沒就沒!但是就現在的情況來看,這損失可能只是個開始,真正的暴風雨說不定還在后頭呢!
03
李嘉誠的至暗時刻
現在最難受的肯定是李嘉誠本人,縱橫商界幾十年,什么時候栽過跟頭?現在已經97歲高齡了,本該是含飴弄孫的年紀,結果大半夜的還得為這事兒睡不著覺。
要是交易最終黃了,不僅228億美元的巨款要打水漂,更有可能面對投資者的新一輪拋售潮,最不能面對的就是他一世英名,到老了反而晚年不保。
監管層這回是動真格的,李嘉誠的智囊團就算再能說會道,這次怕是也編不出什么漂亮說辭了。果不其然,反壟斷司剛發完話,長和那邊就傳來消息:原定4月2號和貝萊德的正式簽約,取消了!
反壟斷部門既然已經介入,這事就復雜了。審查流程一啟動,快則幾個月,慢起來根本沒譜。交易雙方得準備海量材料,搞不好還得大改方案。長和高層顯然也掂量過風險,與其硬著頭皮往前沖,不如先踩個急剎車。
雖然官方沒明說暫停原因,但明眼人都看得出來。自從港口交易消息爆出來,香港媒體就跟打了雞血似的。《大公報》罵的最狠,又是“助紂為虐”、“背上罵名”這種詞都上了,相當于直接斥責李嘉誠見錢眼開,把國家利益當兒戲。
官方眼看這樣都不能讓你懸崖勒馬?真是敬酒不吃吃罰酒,直接叫停了這個生意,這下李嘉誠傻眼了。其實這也不是李嘉誠第一次跟監管打交道了。但這次很明顯不會像以前那么順利。
04
大戲才剛剛開始
其實,這筆港口買賣的水,比我們看到的還要深。李嘉誠這次要賣的,可不是幾個普通碼頭,而是遍布全球的43個港口,其中還包括巴拿馬運河這種"世界咽喉"的關鍵節點。
巴拿馬運河可是全球海運的命脈!載著全球6%的海運貿易。誰控制了運河兩端的港口,就等于捏住了世界貿易的"氣管子"。
這么重要的資產,李嘉誠說賣就賣,而且買家還是美國資本巨頭貝萊德。這就好比把家里的防盜門鑰匙交給陌生人,這國家能忍嗎?
港口不是普通生意,它直接關系到國家安全和全球戰略布局。李嘉誠這次的操作,更像是要把積累了半個世紀的"護城河"親手拆掉換錢。這種級別的交易,怎么可能逃得過監管的火眼金睛?
這件事或許標志著某個時代的終結,過去幾十年,像李嘉誠這樣的超級富豪幾乎可以隨心所欲地全球配置資產。
但如今,隨著各國對關鍵基礎設施的重視程度提高,這種"想買就買、想賣就賣"的好日子可能要到頭了。李嘉誠這次撞上反壟斷審查,說不定會成為商業史上的一個標志性事件。
這場大戲才剛剛開始,小編猜想后續發展可能有幾種走向:
交易徹底涼涼:反壟斷審查不通過,李嘉誠228億美元打水漂,還得賠違約金。
修改方案再戰:調整交易結構,換一個方案再賣。但估值肯定要大打折扣。
尋找新買家:轉手賣給更"安全"的投資者,但短時間內找到接盤俠談何容易?
無論哪種結果,對李嘉誠來說都不好受。這位曾經的"商業超人",這次可能真要嘗到失敗的滋味了。
參考資料
金融界-2025.3.28-《市場監管總局:依法對長和港口交易進行審查》
觀察者網-2025.3.29-《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將依法對長和港口交易進行審查》
觀察者網-2025.3.28-《港媒:香港長和集團賣港口計劃暫緩,下周不會簽約》
金融界-2025.3.28-《市場監管總局:依法對長和港口交易進行審查》
觀察者網-2025.3.29-《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將依法對長和港口交易進行審查》
觀察者網-2025.3.28-《港媒:香港長和集團賣港口計劃暫緩,下周不會簽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