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職場中,有這樣一種情況會經常發生,相信大家只要稍微注意,都能發現。那就是當求職者參加面試時,在最后談論薪資的部分,HR通常都會有壓工資的行為。而HR這樣的舉動,往往會讓很多人不解。畢竟工資是公司在發,又不是HR個人在發。而且壓低下來的工資,也并不會獎勵給HR。這種損人不利己的行為,為何還要去做呢?
其實這樣的事情,在我剛踏入職場時也遭遇過。和很多人一樣,那時的我也很不理解,甚至很生氣。不過隨著時間的推移,自己也變成了職場老人后,才慢慢地懂得了其中的道理。
正如大家所想,壓低省出來的工資,并不會進入HR的腰包,對HR沒有什么好處。但壓工資的環節,卻是HR的工作內容之一,更是HR的任務和職責。
如果非要說出一個好處,那這個好處僅僅只是可以讓HR穩固自己的職位而已。由此可以看出,HR并非是想壓低求職者的工資,只是迫于工作性質,迫于工作職責,無奈之舉而已。
一、 公司或老板規定,以及任務考核
老話常說“以人為本”,事實也的確如此。尤其是對于公司來說,源源不斷的人才就是最好的競爭力。所以想要有更大的發展和潛力,公司每年都要有招聘和人才儲備計劃,越是好的公司、大的公司,越是如此。
對于市場部的人員來說,訂單合同是業績的考核標準。那么對于HR來說,人員的招聘量,以及薪資成本,則是最好的考核標準。如果不能做出好的業績,甚至無法達標,那么HR也是會面臨著下崗危機的。
HR在求職者眼中像是大權在握,其實在公司里,更多的時候像是個背鍋俠。就像上面說到的市場部,很多市場部的主管,都會把業績差的原因,推到人員不足上。而人員不足,恰恰是人力資源部門最怕看見的情況。
換個角度去想一下,既然人員的招聘數量也是考核標準之一,那么HR又怎會愿意冒著求職者離開的風險,而去壓低工資呢?HR恨不得每一個求職者,都能成功入職。但是迫于薪資成本的考核壓力,也不得不小心翼翼的,去和求職者進行一場關于工資的談判。
二、 崗位的責任注定要各司其職
一個成熟的公司,其實對每個部門都有任務及考核標準,人力資源部也不例外。所以公司對于招聘這一塊,都有著明確的招聘任務,甚至有些公司具體到每個月要招聘多少人。
除此之外,還會針對招聘制定出薪資范圍和薪資最高標準。對于HR來說,越是低于這個標準,說明任務完成得越好。而且最難的,就是要在這個薪資范圍內,盡可能地招聘到人才,而不是拉人頭湊數。
用最少的成本,招聘到最好的人,HR的職位才能坐得牢固。如果每次都用最高標準的薪資招到人,就只能說明一個問題,那就是HR的能力有限,當然也就可能職位不保。如果每次招來的人,通過試用期的幾率很低,也同樣面臨著被開的危險。所以HR去壓工資,同樣也只是職責所在。
三、待遇根據求職者的不同而不同
俗話說看人下菜碟,HR在招聘時也是如此。如果前來求職的人,自身條件并不好,卻還沒有自知之明的想要高薪資。面對這樣的求職者時,HR除了滿心的嘲笑,就是使勁地打壓薪資了。因為這樣的“人才”可有可無,HR并不會去珍惜。如果能用最少的錢招來,也還劃算。如果不行,走了也不可惜。當然,如果來的求職者,的確是真人才,那么HR也會大方地給出高薪,絕不會打壓工資。
曦說:大家常說知己知彼才好,知彼先不說,起碼要做到知己,畢竟人貴在自知。任何一個有所建樹的人,都懂得遇事先從自身找原因。所以要想不被壓薪資,那么充實自己,提升自身能力,才是最好的方法。只有自身過硬,才有底氣和資本,去跟HR談高薪。只有靠自身真正的能力,才能在職場中,立于不敗之地。
⊙文章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
⊙編輯:學習經營管理(微信號:MBA270)
如果您喜歡此篇文章,記得發到給好朋友哦!分享智慧,好運常伴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