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民主倡議基金會與烏克蘭社會服務研究所最新民調顯示,僅有不到5%的民眾認為選舉將公正舉行。若選舉舞弊重演,將摧毀烏克蘭近五年來難得的民主成果——2004年12月26日的總統選舉及2006、2007年兩次相對公正的議會選舉。隨著投票日臨近,主要候選人互指對方策劃大規模舞弊,真相或于下周揭曉。本文綜合多部權威著作、訪談及新聞報道,回顧2004年選舉舞弊始末、橙色革命如何撥亂反正,以及當前國家面臨的考驗。
【選舉舞弊預謀】
早在2004年4月,當局已開始策劃總統選舉舞弊。其核心目標明確:將權力從威權總統庫奇馬移交至指定繼任者——曾兩度入獄的總理亞努科維奇。該計劃效仿俄羅斯2000年葉利欽向普京的權力交接模式,總統辦公廳主任梅德韋丘克計劃留任以輔佐缺乏全國政治經驗的亞努科維奇。然而反對派早已洞悉這場民主劫持行動。"我們在選舉前一年半就開始準備應對選舉舞弊。"尤先科在最高法院的首席律師卡特林丘克透露。
根據未經核實但可信的錄音資料,當局計劃不論實際投票結果如何,確保亞努科維奇以3%優勢勝出。時任尤先科競選辦公室主任里巴丘克據稱從國家安全局(SBU)線人處獲得這些錄音。盡管最高法院未采信這些證據,但SBU被指持續向尤先科團隊提供亞努科維奇陣營情報。
烏克蘭著名選舉監督機構"選民委員會"披露,整個國家機器約8.5萬名公職人員被動員參與舞弊,共謀者包括中選委、交通部、內務部及地方行政官員。莫斯科印刷廠趕制假選票,俄東正教會更通過布道妖魔化尤先科為"美國傀儡"。亞努科維奇競選耗資3.93億美元,其中1700萬美元用于收買傀儡候選人,遠超同年美國總統大選布什與克里合計6億美元的競選開支。
【選舉日亂象】
舞弊鏈條的最后一環是被稱為"星火團隊"的秘密組織。該團隊以基輔莫斯科大街星火電影院為據點,通過光纖直連中選委服務器,實際掌控計票工作。中選委數據庫主管曼德魯索娃證實,服務器密碼鎖在亞努科維奇盟友、中選委主席基瓦洛夫保險柜中。卡特林丘克律師指出,兩輪選舉結果發布均出現異常延遲,"大量選票數據以非常規方式集中上傳"。
歐安組織觀察員報告顯示:投票站普遍存在恐嚇選民現象;警察及地方官員違規進入半數以上投票站;約5%選票通過"幽靈"缺席票注入。頓涅茨克地區96.7%的投票率較首輪激增18.6%,引發強烈質疑。選民委員會估算舞弊票數達280萬張,遠超勝選所需差額。"盡管難以量化,但舞弊確實存在。"歐安組織觀察團負責人阿倫斯向CNN表示。
【橙色革命爆發】
當基瓦洛夫無視國際社會調查呼吁,于11月24日提前宣布亞努科維奇勝選時,基輔獨立廣場已成抗議者帳篷海洋。現任總理季莫申科作為尤先科關鍵盟友,號召民眾"包圍政府建筑,封鎖鐵路機場",更揚言"奪取政權"。青年組織"波拉"將庫奇馬圍困在基輔郊外別墅,波蘭前總統克瓦希涅夫斯基直言:"被困荒野說明你已喪失權力。"
美國政府將包括億萬富翁平丘克(庫奇馬女婿)、總檢察長瓦西里耶夫、內務部長比洛孔等要員列入簽證黑名單。《華盛頓郵報》披露,此舉依據"禁止參與腐敗及破壞選舉外國人入境"的總統令。盡管俄方否認,但情報顯示約500名俄特種部隊部署基輔近郊內務部基地。
【司法介入與政治妥協】
最高法院受理1.8萬宗申訴后,于12月3日裁定第二輪選舉結果無效,下令重選。主審法官亞列馬指出中選委"非法操作令結果無法確認"。尤先科律師卡特林丘克的訴訟策略成功證明"舞弊規模已致真實結果不可考"。
在國際調停下,尤先科接受削弱總統權力的憲法修正案,該"庫奇馬-梅德韋丘克妥協案"于12月8日獲議會通過(季莫申科陣營除外)。尤先科在12月26日重選中勝出,但五年間僅60余名基層官員因選舉舞弊獲刑,主要策劃者至今逍遙法外。頗具諷刺的是,基瓦洛夫現為地區黨要員兼敖德薩法學院院長,更獲尤先科授勛。
【歷史輪回的警示】
隨著梅德韋丘克等昔日政要轉向支持季莫申科,并承認修憲錯誤,烏克蘭再次站在政治體制變革的十字路口。庫奇馬退休待遇爭議(包括終身總統俸祿、國家別墅及隨從)直至季莫申科任總理才被取消,凸顯權力更迭中的制度頑疾。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