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續關注老杜被逮捕事件的后續進展!3月28日馬尼拉街頭的引擎轟鳴聲,成為壓垮菲律賓政局平衡的最后一根稻草。當多輛電單車組成的"鐵騎軍團"突破總統府防線時,這場以慶生為名的示威活動,已然演變為對現政權的合法性拷問。
當天,杜特爾特的支持者們兵分兩路:
1.一波摩托車大隊手持菲律賓國旗,車前貼著老杜的畫像,在總統府門前士氣高昂地舉行游行,手中“帶他回家”的標語格外刺眼。總統府的警衛無奈卻又不得不去阻攔!
2.在別的地方的支持者們也各展身手,有的地方甚至舉辦生日派對,為老杜慶生。這些行動早被支持者們預告,馬科斯政府雖提前準備,卻仍無法掌控局面。
總統府發言人的態度突變折射權力天平傾斜。卡斯特羅在聲明中使用的"身體健康、萬事如意"祝詞,與兩周前"必須接受司法審判"的強硬立場形成戲劇性反差。此前,菲總統府對杜特爾特多有指責,如今卻發了祝福語,這轉變實在耐人尋味。
馬尼拉政府的態度轉變源于參議院3月27日公布的調查報告——參議院高層宣布重磅消息:經調查,逮捕老杜的行為沒有得到菲律賓國家法院的許可,存在偽造逮捕令的可能性。如今被抓了把柄,如果老杜家族在此不斷大作文章的話,馬科斯可能會重蹈其父親的結局。
杜特爾特家族的反制策略顯現法律智慧。盡管老杜人身處海牙ICC,但依據菲律賓現行法律,他仍具備競選權,且大概率會贏得5月份中期選舉中達沃市市長一職。這意味著馬科斯從一開始就被算計了。論計謀還是老杜技高一籌!
美國的戰略沉默暴露其地緣政治困境。3月28日,美國防長赫格塞斯訪問菲律賓,面對聲勢浩大的抗議活動,他卻視若無睹。這種技術性回避暗示其對菲控制力衰退。美國為何如此反應?深入分析可知,背后有著復雜且現實的考量:
一方面,菲律賓在美國的亞太戰略布局中雖占據重要地位,但馬科斯本人并非不可替代。美國長期以來在菲律賓精心布局,其真正防范的核心始終是老杜上臺。杜特爾特執政期間,菲律賓在外交政策上保持相對獨立,并未完全唯美國馬首是瞻,這讓美國深感不安。所以,在關鍵時刻,美國完全有可能扶植新人取代馬科斯參加總統選舉,以確保菲律賓能繼續在其掌控之下,服務于美國的戰略利益。
另一方面,不想在亞洲盟友面前“丟臉”。近年來,美西方勢力頻繁通過政治手段干涉他國內政,試圖擾亂他國政治局勢,然而成功率卻大不如前。這種文本變化與其在塞爾維亞顏色革命失敗后的策略調整如出一轍,顯示川普政府正重新評估代理人政治的投入產出比。在菲律賓國內,面對民眾的抗議活動,美國也無力采取有效的大動作來平息局勢,只能選擇沉默以對,避免進一步暴露其無力掌控局面的尷尬。
菲律賓民眾反對赫格塞思訪問
如今,真正令人擔憂的是美國在海牙國際刑事法院(ICC)方面的施壓。ICC對杜特爾特的調查一直是美菲關系中的一個敏感話題。若美國在海牙ICC方面持續施壓,導致杜特爾特在ICC遭遇不測,美菲局勢必將發生巨大變化。杜特爾特在菲律賓國內擁有廣泛的支持者,一旦他出現問題,菲律賓國內政治局勢可能會陷入更加動蕩的局面,美國與菲律賓之間的關系也將面臨嚴峻考驗。
對于杜特爾特一家而言,當前形勢可謂危機四伏。他們需要更加小心謹慎,密切關注美國的一舉一動,積極應對可能出現的危機。同時,也希望菲律賓各方勢力保持冷靜,畢竟,菲律賓的穩定與發展不僅關系到本國人民的利益,也對地區和平與穩定有著重要影響。美國也應認清現實,放棄霸權思維和干涉他國內政的行徑,尊重菲律賓的主權和人民的選擇,否則只會陷入更深的地緣政治困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