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楊陽 來源 | 頂尖廣告
這兩天,小米SU7的”清明節限定”版本,突然在突然在社交平臺刷屏,許多買不起SU7的米粉們,已經給自己的太爺太奶安排上了!
圖源:抖音@瀟湘晨報
不過,這“限定款”既不是雷軍官宣的聯名,也不是線下門店的促銷,而是紙扎商家們腦洞大開的杰作——
沒有版權的清明祭奠品,狠狠蹭了一波小米SU7的流量。
但話說回來,小米汽車又一次實打實地破圈了,且影響力波及“陰間”,讓人哭笑不得。
不知道雷總看到社媒上爆火的“紙扎版”小米SU7,會作何感想?
紙扎版小米SU7爆火一場陰陽兩界的荒誕狂歡
在電商平臺上搜索“紙扎小米SU7”,立刻跳出一堆“頂配車型”:復刻真車的流線型車身、顯眼的“MI”車標,甚至配有“冥A111111”連號車牌。
這些“紙扎版”小米SU7,售價多在20-30元左右,以“全智能頂配”“無需組裝”等為賣點,還提供紅、藍、橘等多種顏色,部分還附贈充電樁、駕駛證、行駛證等配套物品。
更有商家發揮匠人精神,精工打造“高配版”SU7,精準比例復刻原車型,滿足細節控米粉,售價高達269元,目前已售19單,堪稱祭品界的奢侈品。
要知道,某寶上一個細節精美的SU7車模型,也才賣50多。
而低價走量的商家們,則以10元+的價格滿足不講究細節的朋友,目前已售出600+單,領跑銷量。
圖源:深圳新聞網
線上銷量火爆,線下則更為荒誕——鄭州街頭,跑腿小哥扛著紅黑配色紙扎版的小米SU7招搖過市,“冥A連號”的車牌更是引人矚目。
圖源:微博@謝宗桓
這場狂歡背后,是小米影響力的極致破圈,雷總的營銷直接統治了“陰陽兩界”的汽車行業。
網友也忍不住調侃:
“友商:拿什么跟軍兒比,營銷已經從陽間感到陰間了”
“我還沒開,我太奶開上了”
“該死的商戰,居然三界發售”
值得一提的是,販賣祭品的商家們不止復刻了小米SU7,連特斯拉的cypertruck、勞斯萊斯的庫里南、華為的PURA 70、Switch等高端產品也沒放過,滿足了人們對祭品的多樣化需求。
紙扎版的小米SU7
為何會爆火?
雷軍的個人IP,是這場狂歡的第一推手。
作為“行走的廣告牌”,雷軍的學霸人設、親民形象與小米品牌深度綁定。
一句“Are you OK”就能成為全網熱梗,那紙扎的SU7自然也能成祭品頂流。
同樣是燒車,燒紙扎版的小米SU7比燒紙扎版的保時捷、奔馳更有話題——
年輕人要的就是“與祖先共享科技潮流”的儀式感。
其次,清明節祭品市場早已卷出新高度:從傳統宅院、仆從,到新能源車、掃地機器人,紙扎行業拼了命地討好Z世代。
為了增加產品賣點與差異性,商家自然會選擇復刻小米SU7、華為PURA 70等熱度爆表的高端產品。
早在去年清明節,小米SU7上市之初,紙扎版小米SU7已經面世,火過了一把。
更深層的原因,則是年輕人對緬懷對過世親人有了不一樣的理解。
近二十年來,科技發展日新月異,各種琳瑯滿目的智能產品讓年輕人應接不暇,但那些離我們遠去的親人或許就沒有這樣的機會體驗這些新潮的玩意兒。
打開這些紙扎商品的評論,你會看到一個又一個感人又真摯的故事:
有人希望叔叔在天堂能玩游戲、不無聊...
有人想讓去世的愛人,玩上新潮的游戲...
給離世的親人、祖先們燒些時髦、"高端" 的祭品,實際上是滿足他們最樸素的情感寄托。
面對惡意侵權行為
小米們要警惕
需要明確的一點,紙扎 SU7 的高度復刻設計,已涉嫌違反《商標法》與《專利法》,部分商家甚至直接標注 “小米汽車”,構成商標侵權。
2011 年,美國紐約華埠一家壽衣店,銷售帶有 LV 圖案的“紙扎包包”、奔馳、寶馬,在社媒上一度引起轟動。
圖源:中新網
最終,這家壽衣店店員被警方以售賣假貨為由逮捕,紙扎貨品也被一并沒收。案件也成為全球紙扎品侵權的經典案例。
不過,被惡搞蹭熱度的小米汽車,至今未對紙扎 SU7發表任何言論。
這種“寬容”或許源于輿論紅利:紙扎 SU7的爆火,本質是年輕人對小米品牌符號的二次創作,從而引發的品牌力傳播的正向破圈。
而相關視頻下的評論區,滿是“雷軍贏麻陰陽兩界”的調侃,并未對品牌造成負面影響,反而強化了“國民神車”的標簽。
那品牌最正確的做法,自然是睜只眼閉只眼,與民同樂。
不過,娛樂至死的時代,并非所有品牌都享有小米這樣的“豁免權”。
產品與祭祀場景扯上關聯,黑粉們就會發揮“嘴臭”本色,一旦輿情失控,品牌則陷入萬丈深淵。
2024 年 3 月 1 日,理想 MEGA 上市后,網絡上迅速出現大量將其尾部造型 PS 為 “棺材” 的圖片,甚至衍生出 “靈車”“殯儀車” 等侮辱性標簽。
這種惡意關聯直接導致 MEGA 上市 72 小時退訂超 1 萬輛,最終理想不得不訴諸法律手段維權,起訴了侵權用戶及平臺,要求下架 PS 圖片并索賠名譽損失。
圖源:微博@36氪
玩歸玩,鬧歸鬧,文化習俗不能變成侵權的擋箭牌。尤其是汽車、科技等高端品牌,與祭祀場景不當關聯的傳播,會稀釋品牌長期塑造的高端形象。
祭祀文化可以與時俱進,但不應以侵犯知識產權為代價。
若沒有輿論場的絕對掌控力,品牌必須警惕創新與侵權的邊界。
畢竟,能在陽間賣車又在陰間帶貨的,目前只有雷軍和他的小米了。
行業資訊、案例資料、運營干貨,精彩不停
【添加備注:進群】
更多有趣話題 ,盡在【頂尖廣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