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界面新聞援引外交部消息,3月20日,外交部亞洲司司長劉勁松會見韓國浦項制鐵大中華區總代表金瑢洙,介紹全國兩會精神,鼓勵浦項制鐵等在華韓企堅定對中國全面深化改革開放政策穩定性、中國經濟發展光明前景以及中韓關系韌性的信心,秉持互利共贏精神,培育壯大“耐心資本”,加大數字、智能、低碳、綠色等領域投資與合作。
在這之前,中韓之間在海域問題上出現了一起引發廣泛關注的事件——中韓海警激烈對峙。這一事件不僅牽動著兩國民眾的心,也引發了國際社會的關注。事件的導火索是韓國媒體報道稱,上月底,韓國發現中方在黃海的中韓兩國“暫定措施水域”內設置鋼結構構造物。隨后,韓國海洋水產部旗下海洋科學技術院調查船“大地號”在韓國海警的護航下前往進行所謂的“調查”。當調查船接近構造物一公里時,與中方海警和駕乘橡皮艇的人員展開了長達兩個小時的對峙。
蘇巖礁實質上是一個隱匿于水下的暗礁,并不顯露于水面之上,盡管如此,它依舊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隸屬于我國東海的廣闊區域。對我國而言,掌控蘇巖礁能確保海上貿易的安全,同時更有效地應對潛在的外來威脅,它對我們至關重要。然而,關鍵在于蘇巖礁地處中韓專屬經濟區的邊界地帶,且周邊蘊藏著豐富的油氣資源。加之其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若蘇巖礁落入他國之手,這些資源勢必將被其輕易掠奪,同時還可能給我國的領土安全帶來隱患。
韓國不斷推進對該區域的實際控制——1970年,韓國國會通過《水下資源開發法》,單方面將蘇巖礁劃入所謂的“第四水下開發區”;1987年,在礁石上設立航海浮標;2001年,更是將其非法命名為“離于島”。2003年,韓國在蘇巖礁附近修建了一座76米高、重達3600噸的鋼結構海洋觀測站,派軍艦、飛機巡邏,試圖強化其控制。中方當然不會坐視不理。從2000年開始,中國多次向韓國提出交涉,強調蘇巖礁位于中國專屬經濟區內,不屬于任何國家的領土。2013年,中國宣布東海防空識別區的范圍涵蓋蘇巖礁上空,進一步表明了立場。
韓國海警(資料圖)
2013年12月初,韓國對其防空識別區進行了擴展,將蘇巖礁納入其航空識別區域之內。此前,即2013年11月,中國已設立了東海防空識別區,該識別區域同樣涵蓋了蘇巖礁,并著手派遣戰機在此區域進行巡邏。巡邏的頻次與中韓兩國關系的友好程度呈現出負相關關系。據韓國方面公布的數據顯示,在“薩德事件”期間,中國戰機在此區域的巡航次數達到了約250次。2023年,中韓兩國關系持續波動,兩架中國軍機在蘇巖礁附近盤旋近1小時,以此宣示主權。韓國軍方則迅速做出反應,出動數架F-15K戰機對中國戰機進行“監視”。
中國海警(資料圖)
如今,中國國力大幅增強,正在一步步收回被強占的領土。目前,中國在蘇巖礁修建了臨時養魚場,中韓雙方正在推進海域劃界談判。韓國試圖將事態升級,中國則毫不客氣,逐步收回蘇巖礁。島礁爭議和解決,現在已經有國際法可循了,但是根本上說透了,背后還是要看實力,在處理這些問題上,實力說話,同時也要采用策略的手段,什么時候以什么方式來解決,都要安排在整體的戰略框架之下。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在回應此事時,也提到了“中韓兩國海洋權益主張重疊,雙方正在推進海域劃界談判”,并強調當前黃海局勢穩定,中韓相關溝通機制都保持著暢通。這表明兩個國家在海洋利益上雖然有紛爭,但可以通過溝通來解決。中國在蘇巖礁設置大型建筑物,也是為了維護自身海洋權益和安全,所以,這是根本不可能拆除的。當前看,蘇巖島的主權歸屬已進入新的歷史階段,我們展現出了大國的智慧和定力。如果韓國繼續采取冒險政策,只會加速喪失談判籌碼。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