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幸福來敲門》里的克里斯,從被嫌棄的黑人棄兒,到華爾街最傳奇的股票經紀人,他的婚姻,揭示了婚姻最大的謊言是“愛能飲水飽”,也印證了巴菲特婚姻第一核心是錢不是感情的論斷。
克里斯的第一段婚姻是17歲時就認識的雪莉。雪莉的學歷是碩士,職業是數學教育家。兩個人剛開始過得很幸福,但成長背景、教育程度和興趣愛好的各不相同,讓兩人之間的裂隙越來越多,也越深。
即使克里斯百般適應,也難以磨合。他們的婚姻,像一堵慢慢倒塌的墻,無法挽救。27歲那年,隨著克里斯的出軌,他和雪莉的婚姻轟然倒塌。
克里斯的第二個妻子叫杰姬。兩個人認識沒多久就結婚了,并生下兒子小克里斯多夫。之后,妻子杰姬經常提醒克里斯:他掙得錢太少,沒辦法養活一家人。
為了賺錢,克里斯找了一份銷售骨質密度掃描儀的工作。但隨著經濟危機的到來,掃描儀賣不出去,沒有收入,家里的情況越來越糟。兒子的托班費、房租、各種開銷,壓得他們喘不過氣來。
經濟是家庭運行的“血液”,從柴米油鹽到子女教育,無一不需要物質支撐。缺乏經濟基礎時,“貧賤夫妻百事哀”的困境,讓感情在現實的磨礪中逐漸瓦解。
克里斯和杰姬經常因為錢不夠花而發生爭吵。有一次發生爭吵后,克里斯追著杰姬想道歉,結果杰姬摔倒后報警,說克里斯打了她。
就這樣,克里斯在監獄里待了10天。出獄后發現家里已經空蕩蕩,兒子和杰姬也不知道去了哪里。
走投無路的他只能去朋友家借宿,第二天穿著監獄里的衣服去參加一家公司的面試。用真誠打動了面試官,得到培訓的機會。
克里斯找到了杰姬和兒子,在咖啡店里談攏了:杰姬把兒子留給克里斯,自己去了紐約。此后半年,他帶著兒子輾轉收容所、辦公室廁所隔間過夜,靠獻血換錢買尿布。
雖然日子很艱難,但他從沒有放棄過,憑借努力成為股票經紀人,薪水翻了5倍,再后來他又創立公司,1987年成為億萬富翁,與前妻杰姬重歸于好。
巴菲特說:“家庭的第一核心是經濟,而不是感情。”
真實的婚姻生活不是風花雪月玩浪漫,而是柴米油鹽過日子。
窮人的家庭,總有數不盡的茍且和似乎總也不夠花的錢,摔碎一個碗、丟掉一只鴨子都能吵半天。沒有物質的婚姻,如同“沙灘城堡”,經不起風雨的考驗。
貧窮,讓婚姻從牽手走向陌路,從伴侶變成路人。當家庭失去經濟支柱時,連“給孩子的尿不濕”都會成為壓垮婚姻的最后一根稻草。
在婚姻里,經濟獨立不是選擇題,是必答題。所以,無論是男人還是女人,任何時候都不要喪失掙錢的能力。
因為,你銀行卡里余額的長度,就是你婚姻、幸福生活“護城河”的長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