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央廣網報道,外交部發言人主持3月26日舉行的例行記者會。有記者問:美國已將十幾家中國實體列入美國商務部的出口限制清單,請問中方對此有何回應?中國會采取什么反制措施?發言人表示,美方濫用實體清單等出口管制工具,以危害美國國家安全、違反美國外交政策為借口,濫施非法單邊制裁,是典型的霸權主義行徑,嚴重違反國際法和國際關系基本準則,嚴重損害企業的合法權益,破壞全球產供鏈安全穩定。中方對此堅決反對,予以強烈譴責。
特朗普(資料圖)
次日,中方反制措施落地:對美煤炭、液化天然氣加征15%關稅,對原油、農業機械等加征10%。3月4日,中國進一步擴大反制范圍,新增對雞肉、小麥、玉米等農產品加征15%關稅。美媒最初認為這些稅率“溫和”,美國企業甚至“長舒一口氣”,認為只需調整價格即可應對。然而,彭博社3月21日披露的數據讓局勢陡然翻轉,中國對美棉花進口量驟減80%,大排量汽車進口下降70%,半導體設備采購量縮水三分之一,天然氣進口更是中斷40余天。更讓美企恐慌的是,上千家美國豬肉企業因未通過中國資質審核,面臨對華出口“歸零”風險。
除此之外,中國海警局東海分局新聞發言人表示,3月25日,福建海警位金門附近海域依法開展常態化執法巡查。3月以來,福建海警組織艦艇編隊持續加強金門附近海域執法巡查,進一步強化有關海域管控力度,切實維護包括臺灣地區在內的中國漁民合法正當權益和生命財產安全,有力保障廈金海域正常航行和作業秩序。
在此背景下,外交部發言人24日表示,中方歡迎更多美國國會議員及各界人士來中國走一走、看一看,增進對中國的客觀了解,為推動中美關系穩定、健康、可持續發展發揮建設性作用當日例行記者會上,有記者問:美國聯邦參議員戴安斯23日接受彭博社采訪時表示,希望在珀杜出任美國駐華大使后,在今年晚些時候安排兩黨參議員代表團訪華,中方對此有何回應?發言人作出上述表態。
戴恩斯(資料圖)
戴恩斯此次訪華,正值美國在全球范圍內濫用關稅政策,不斷挑起貿易爭端之際。特朗普1月上任以來,分別在2月4日和3月4日宣布兩輪對華商品加征關稅措施,中國商務部和財政部于3月5日宣布了有關反制措施。另據《華盛頓郵報》報道,特朗普政府將在4月2日對全球貿易伙伴征收“對等關稅”。戴恩斯17日在接受福克斯新聞采訪時表示,他希望美國與中國可以有更好的貿易關系。
環球網報道稱,華盛頓計劃在4月初對全球貿易伙伴征收“對等關稅”,為了推動兩國積極對話,戴安斯特別提起“芬太尼”這個敏感話題,試圖尋求解決方案。他的這一態度,無疑是反映出特朗普政府在這一議題上的急切。同時,也有評論指出,美方如果繼續將其同關稅等經濟措施掛鉤,可能只會導致情況更復雜化。總之,戴安斯能在多大程度上影響華盛頓的政策方向,還十分難以預料。但他的此次訪問,確實為中美關系注入了一絲積極調和的因素。
中美貿易(資料圖)
其實,特朗普應當認識到,與中國發展良好的外交關系是未來和平發展的必然趨勢。在全球化深入發展的今天,中美兩國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和發達國家,擁有廣泛的共同利益和廣闊的合作空間。然而,特朗普政府在對華關系上的一些做法卻存在矛盾和問題。一方面,特朗普聲稱希望與中國建立良好關系;另一方面,卻以各種理由對中國采取加征關稅等貿易保護主義措施,這種“兩面派”的做法不利于雙邊關系的穩定,也無法建立互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