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時節雨紛紛,伴隨著氣溫來來回回橫跳,四季在短時間內輪替了幾輪后,清明節的腳步終于臨近了。清明過后,氣溫應當會相對穩定點。
清明節,又稱踏青節、行清節、三月節、祭祖節等,節期在仲春與暮春之交。清明節源自早期人類的祖先信仰,是中華民族最隆重盛大的祭祖大節。清明節兼具自然與人文兩大內涵,既是自然節氣點,也是傳統節日。掃墓祭祖與踏青郊游是清明節的兩大禮俗主題,這兩大傳統禮俗在中國自古傳承,至今不輟。
2006年5月20日,經國務院批準,清明節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08年,更是清明節被增設為國家法定節假日,并放假一天。加上周末調休,則放3天假。
2025年的清明節為4月4日,周五。根據國務院辦公廳關于2025年部分節假日安排的通知,今年的清明假期為:4日(周五)至6日(周日),共3天,不調休。
而依據2012年國務院頒布的《重大節假日免收小型客車通行費實施方案》,春節、清明節、勞動節、國慶節等4個法定節假日,收費公路免費通行。
清明節之所以能享受這一待遇,很大的一個原因是,它乃中國第一大祭祀節日,對以“敬天崇祖”為信仰的國人有著重大意義,是繼春節之后的又一個大遷徙節點,眾多在外奔波人們,有機會都會回鄉祭掃。
也正因此清明節如何放假歷來備受人們矚目。今年清明節恰逢星期五所以不用調休,但2028年的清明節在星期二,便需要調休,對假期是否應當調休歷來充滿爭議。而29年的清明節為星期三,按照放假安排,只有當天放假,一天的時間,很多人根本沒時間回鄉祭掃。
何況清明節的民俗為早清明!早清明!還是早清明!你可以提早半個月去祭掃先人,但不能放在清明節當天之后。
很按照習俗,祭掃集中在清明前兩天,也即寒食節期間。比如阿越這邊,清明在傳統節日中的重要性僅次于過年,有“清明大如年”之說,一如稱年三十為大年夜一般,在這一天進行祭祖、掃墓。所以本地企業大多會把清明假期調到寒食節(事實上在清明節成為法定假期前,當天也會放假),學校也會在這天調整上課時間,提早放學。
所以,阿越想說負責研討如何放假的專家們,在決定放假日期之前,能不能多考慮一下民間實際情況啊!
根據2024年11月修訂的《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自2025年1月1日起,全體公民放假的假日增加2天,其中春節、勞動節各增加1天。農歷除夕正式成為法定假期,春節假期加上調休共8天。五一假期連同調休共5天。
既然如此,能不能考慮學下五一,給對國人而言有著重要意義的清明節也增加一天法定假期,把寒食節也定為法定節日,畢竟清明祭掃本身就源自于寒食節,且在唐宋時期寒食就屬于法定假日。如此加上調休可以如同五一一般,形成一個5天的小長假,既方便了在外的人們回鄉祭掃,也能推動節日旅游市場,可謂是雙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