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年有個奇怪的現象,自從房價下跌之后,很多東西都在跟著降價,而且還都是大件商品。
但是生活必需品卻在漲價,錢袋子越捂越緊,每個月的生活支出越來越多。當所有人都在喊消費降級,你卻還在為柴米油鹽的精打細算焦頭爛額,這屆中年人,連省錢都省得心驚膽戰。
如果你經常逛超市,很多貨架上的價格標簽,隔三差五往上躥。購物車里塞滿的必需品,結賬時總得偷偷刪掉幾樣。
連孩子問能不能換個新書包,都得先算算銀行卡的余額。生活的賬單越摞越高,可工資單上的數字卻雷打不動。
但這次,風真的變了。有三樣東西要大降價,建議大家做好準備。
1、家電
政策補貼疊加庫存壓力,抄底時機來了?開春第一波降價潮,注定從家電行業席卷全國。
去年雙十一的庫存還沒清完,廠商已開始為以舊換新政策蓄力。某國產空調品牌經銷商透露:3月是傳統淡季,加上庫存積壓,部分型號價格會跳水20%以上。
普通人能薅到什么羊毛?冰箱洗衣機,能效等級高的新款,價格可能比老款更便宜,廠商要用爆款沖銷量。
小家電如空氣炸鍋、破壁機等網紅產品,直播間搶券后可能跌破百元。
教大家一個省錢攻略,你可以盯準線下門店的樣機處理,瑕疵不影響功能的,價格能砍到五折。
2、春季服裝價格大跳水
服裝行業有個不成文的規矩,當季新品標高價,過季立馬打骨折。
一位品牌店鋪的店長算過一筆賬,3月中旬店里的春裝全面上市,但2月生產的薄外套、針織衫,到4月就會貼上換季清倉的標簽。
精明人的消費者應該這樣裝,反季囤羽絨服、羊毛大衣現在買,價格比冬天便宜40%,但記住要選基礎款。
直播間里限量秒殺的春裝,可能比實體店貴,先查線下價格再下單。
工作日下午逛商場,店員有業績壓力時,砍價成功率翻倍。
3、新能源汽車
特斯拉年初的降價只是導火索,真正的價格戰會在4月爆發。
電池成本降了15%,車企寧可少賺也要搶市場份額。更狠的是地方補貼,深圳、杭州等地的新能源購車補貼,疊加后最高能省3萬。
但普通人要注意三個坑,續航虛標,銷售口中的理論值打七折才是真實數據。
保值率陷阱,小眾品牌二手車殘值可能腰斬。
暗降套路,表面不降價,但會送充電樁、終身保養等隱形福利。
很多產品降價意味著降標,所以咱也不能只看價格。
而且要按需消費,刺激歸刺激,但也不能盲目跟風,我們的目的是為了省錢,而不是給自己增加壓力。
能省下的每一分錢,都是對抗風險的底氣。當商家用降價撩撥你的焦慮,真正的聰明人早就看透,消費主義的狂歡里,捂住錢包比掏空錢包更需要定力。
便宜不是占來的,是等來的,精明的等待,才是成年人最高級的自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