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網絡新聞截圖
早上刷微博,又看到一則熱搜新聞,說是林生斌把宋祖德給告了。據大象新聞報道,3月27日下午,宋祖德被傳喚至北京市海淀區人民法院刑事審判庭,接收來自林生斌的刑事自訴狀。原來,林請求法院判決宋犯了誹謗罪。
這個消息就比較有意思。我現在覺得,林生斌和宋祖德這倆人是越看越像,他們在某些方面的操作簡直就是互為鏡像。
那他們倆相似在哪兒呢?
他們倆都很懂輿論,懂流量,懂事件營銷,知道打造人設,也都能熟練地進行變現操作。
就先說林生斌吧。“杭州保姆縱火案”發生,妻兒離世后,林生斌很快就注冊了微博,以“深情丈夫”的形象示人。照片上的他,滿臉都是憂傷、落寞和哀戚,整個人除了憔悴還是憔悴,讓眾多網友對他的同情油然而生,紛紛直呼“我又相信真愛了”。當當當當,“深情丈夫”人設打造成功!全國網友的同情和關注很快就轉化為巨大的流量,涌向林生斌注冊的服裝品牌和他的網絡直播間,為他的商業帝國奠定第一塊基石。
隨著林生斌個人財富的迅速積累,公眾對他的評價反轉了,畢竟公眾喜歡看到的是“完美受害者”。當這位“深情丈夫”的恰錢操作太過顯眼時,網友們紛紛轉而開始質疑他的真誠。很多人說他消費逝去的妻子和兒女,“吃人血饅頭”。還有人說得更恐怖,借一口水井說事,加了玄學靈異的料。這方面我不了解,但猜想事情也不至于像網傳的那么暗黑,就不多作評價了。那些加這種料的網友和自媒體大概也只是在加入一場流量狂歡而已。
2024年,林生斌宣布再婚并育有一女,又引發網友懷疑。他們推測林與新人妻子的關系可能早于公開時間,可能倆人在原配去世前就有接觸。公眾很自然地認為,林一邊維持深情人設,一邊悄然開始了新的生活,這是對廣大網友的欺騙。這個屬于道德層面的爭議,網友有質疑的權利,我個人沒有興趣評價。但因此就推測林有參與縱火案的嫌疑,未免太過,這應該屬于司法機關的工作范疇。
宋祖德也擅長制造網絡熱點,但他的手法通常比較主動,往往以名人、娛樂圈明星為靶子,因為這些人自帶巨大流量。他長期自稱“娛樂圈紀檢委”,實際上是在自我賦權,打著輿論監督的幌子,靠主動挑起與名人明星的沖突來引發海量關注,為自己控制的自媒體引流,收割商業收益。他知道受眾的喜好,“看熱鬧的不嫌事大”,就故意炮制一些有轟動效應的言論,在輿論場上碰瓷明星,誰火罵誰,火上澆油。這方面他是老手,從業經驗相當豐富。2008年,他發布博文咬了剛剛去世的著名導演謝晉一口。好在謝老的遺孀挺身而出,把宋祖德告上法庭,法院判決宋祖德應公開道歉,并賠償謝家29萬元精神損失費。此事過后,宋還表示今后“一定謹言慎行”。可他就是干這行的,怎么會收手。我基本上不關注娛樂圈,但估計被他罵過的明星至少也有上百個了。
跟林生斌一樣,宋祖德的形象也有反轉的時候。就拿他對林生斌的質疑做例子吧!他大概研判了網友對林的質疑,覺得林人設反轉的事情值得好好揉捏揉捏,就拋出一些對林不利的消息,甚至還拿出林的航班行程記錄,說林有參與縱火案的嫌疑。這種說法簡直太恐怖了,不過“看熱鬧的不嫌事大”,吃瓜群眾是最愛看這種料,也最愛就著這種料嘰嘰喳喳議論不休的,他們還要發揮推理能力,在網上過過柯南的癮,更有好事者還把宋祖德捧成“正義使者”的化身。他這么擅長制造熱點,這么不怕熱度炙烤,您說這關注、這流量還能少得了嗎?
他們倆都靠熱點事件獲得了巨量商業收益,也都產生了巨大的爭議,這是明擺著的事實。那我寫這個文章要表達什么觀點呢?我只是想提醒廣大網友、廣大吃瓜群眾們,在現在這個“注意力經濟”主宰網絡的時代,我們務必要擦亮眼睛,不要輕易付出你的同情和信任。你的眼淚和怒火都能轉化為商業價值以及什么別的價值,供人利用。
面對紛繁復雜的網絡信息迷宮,你要知道你看到的信息在很大程度上已經被一些人精出于各種目的蓄意地加工過了。那你能做什么呢?至少你可以讓子彈再飛一會兒,等輿論的潮流退去,你大致更有可能知道哪些人在裸泳。
這個案件后續進展如何,就讓我們拭目以待吧!這里我給大家推薦一本書,對理解這個新聞應該有所幫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