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龍湖發布了2024年業績。報告期內,龍湖實現合同銷售額1011.2億元;營業收入1274.7億元;公司擁有人應占溢利為104.0億元,剔除投資物業及其他衍生金融工具公平值變動影響后之公司擁有人應占核心溢利69.7億元。
截至報告期末,龍湖集團有息負債較2023年底壓降163億元至1763.2億元,在手現金為494.2億元,凈負債率為51.7%,剔除預收款后的資產負債率為57.2%。
經營性收入創新高,營收貢獻占比超兩成
2024年,龍湖集團運營、服務業務保持健康發展,貢獻穩定的收入和利潤,成為龍湖集團保障盤面安全、實現高質量發展的穩定器和強引擎。
報告期內,龍湖集團運營及服務業務合計實現收入267.1億元,同比增長7.4%。期內,運營及服務業務在集團營業收入中的貢獻占比達到21%,成為龍湖集團收入、利潤及現金流的重要貢獻源。
龍湖集團董事長陳序平在業績會上表示:“龍湖的運營及服務業務的收入占比有希望在2028年達到過半,在最近幾年地產業務受到沖擊的情況下,運營及服務航道基本上撐起了整個集團的利潤盤面。”
商業投資方面,龍湖2024全年如期新增運營11座天街。截至年末,龍湖商業累計運營89座商場(分期項目合并后商場個數),期末出租率提升至97%高位。
龍湖商業持續改造升級存量項目、提升消費體驗、增強客戶粘性,全年租金收入同比增長7%至109.8億元。銷售客流均實現兩位數增長,營業額同比增長16%,日均客流同比增長25%。
資管平臺方面,2024年全年貢獻了31.8億元的收入。其中,長租公寓仍是主要收入來源,租金收入達到26.5億元,同比增長4%,冠寓開業12.4萬間,整體出租率在95.3%。
除了自身業務的發展,經營性業務也給龍湖帶來了融資渠道,龍湖集團CFO趙軼稱:“2024年,我們抓住政策的窗口期,經營性物業貸凈增約300億,達到了接近800億的規模,今年會預計增加100億以上,并有機會在年底達到接近900億的規模。”
地產主航道業務存機會窗口
地產開發業務方面,龍湖集團2024年全年實現合約銷售金額1011.2億人民幣,其中一二線城市銷售占比超90%,回款率超100%,持續保持高質量回款。
年內首開項目平均去化率近80%。分區域看,長三角、環渤海、西部、華南及華中區域銷售金額在全集團占比分別為28.7%、19.3%、27.2%、15.3%及9.5%。
分城市來看,龍湖集團2024年在重慶、蘇州、昆明等4城進入市場TOP3,西安、貴陽、沈陽等6城進入TOP5,共計在全國19個城市進入市場前10。
去年四季度市場出現了非常明顯的回暖,全國銷售總額是2.8萬億元,比三季度提升了28%,比2023年四季度也略有提升。今年前兩個月全國商品房的銷售總額是1.03萬億元,比去年微跌,或者說基本持平。
地產航道總裁張旭忠同時表示, 3月份整個市場出現了分化現象:一線城市和杭州、成都等強二線城市市場保持熱度,其他的二三線城市熱度有所下降。
全年來看,我們預判2025年市場整體下降的空間有限,但是不同城市、不同板塊之間的分化會加劇,后續市場還是會依賴于整個政策的變化以及市場預期的變化,存在一些不確定性。
“今年龍湖可售貨源超過1600億,相對充裕。在現有的市場環境下,今年依然存在較多的機會窗口”張旭忠表示。
此外,在土儲方面,龍湖集團2024年先后在北京、上海、蘇州、杭州、西安、成都、武漢等9座城市獲得9幅土地,總建面83萬平方米,權益建面39萬平方米,新增權益地價51億元。按區域劃分,西部、長三角、環渤海、華南及華中的新增土儲面積分別占新增總建筑面積的39.4%、34.7%、13.7%、8.8%、3.4%。
約69%的銷售貨值集中在高能級城市,土儲結構持續優化且成本合理,為盈利的持續增長提供了良好的基本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