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要重視起來,孩子的好成績,從做好一份作業開始。
“雙減”以后,越來越多的家長開始焦慮。
減掉了作業、減掉了課外補習,孩子成績掉隊了怎么辦?
為此,他們見到老師后,總會問個不停:
“我孩子上課認真聽講嗎?” “我孩子上課舉手發言嗎?” “我孩子聽課能跟得上嗎?” ......
幾乎所有家長都以為,問老師才能知道孩子學得怎么樣。
其實不用這么麻煩,翻翻孩子的作業本,你就心中有數了。
孩子的表現
都寫在作業本里
之前,一位老師的文章刷爆了朋友圈,文章中寫道:
老師們太不愿意看到這樣的家長了:
口頭上忙著詢問老師孩子的在校表現,似乎對孩子的學習特別上心,但回過頭翻翻孩子的家庭作業——
空白的、沒做完的、亂做一氣的,打電話問問家長究竟怎么回事,家長一臉茫然地說:孩子告訴我他作業都做完了。
只有家長做到“真關心”,孩子才能“真努力”!
一位真正盡職盡責的家長,應該做到:
知道孩子當天的作業內容是什么; 知道孩子最近學習哪方面的知識; 知道孩子在作業上遇到什么困難; 知道孩子哪門課的知識存在短板; ......
這些內容看似很多很細碎,但只要家長多看看孩子的作業,就能了解得一清二楚。
家長狠抓作業,孩子的學習質量就有保證——
家長不聞不問,孩子要多敷衍就有多敷衍——
孩子的作業,不止是孩子的事,也不止是老師的事,同樣也是家庭教育的一部分。
從作業中,不僅能看出孩子的學習態度,也能看出家長的重視程度。
孩子的作業
該檢查還得檢查
幾年前,某所小學“叫停”家長簽字,校長稱“檢查作業不是家長的事”。
家長紛紛表示“解放了”,也有人質疑老師“什么都讓家長做”。
可老師真的有推卸責任嗎?
老師強調讓家長檢查作業,往往會附加一句:
“請檢查孩子的寫字姿勢是否正確。” “請督促孩子背誦課文。” “請在孩子的試卷上簽名。” ......
老師只是想讓家長監督孩子學習。
另一方面,也是為了讓家長從課本、作業中,了解孩子的學習情況。
1. 看課本
如果課本一片空白,說明孩子上課沒認真聽。
如果課本有很多凌亂的線條,說明孩子上課時打瞌睡。
如果課本出現許多涂鴉,說明孩子學習態度不端正。
2. 看橡皮
除了作業本,橡皮也能檢測孩子上課是否專心,課后寫作業是否認真。
作為鉛筆盒里的必備文具,橡皮兼具實用性、柔韌性與美觀度,是學生上課開小差“必備良品”。
圖一:不開小差,認真聽講,好好寫字
這塊橡皮,形狀規整,表面平滑,沒有任何被掰斷、摳挖、涂抹的痕跡,一看就是除了平時做作業,上課時想必都乖乖躺在鉛筆盒里,安靜地看著小主人認真聽課。
圖二:偶爾無聊,開開小差
相比其他,圖二也算是一塊“漂亮”的橡皮,小主人平時上課偶爾開小差搓橡皮玩,把邊緣搓得圓圓潤潤以后,再心滿意足地繼續聽課。
圖三:經常走神,容易分心
這位學生很喜歡拿橡皮開小差,手里握著橡皮就忍不住開始“蹂躪”,結果一不小心攔腰截斷,好好一塊橡皮被掰成好幾份。
圖四:整節課都沒好好聽
小主人整節課也沒做別的事,就只是在玩橡皮:
先用筆把橡皮點成“麻子臉”,搓幾下摳幾下,用力過度不小心掰斷,全班最慘的橡皮就是它了......
3. 看作業本
如果作業本有污漬、有殘缺,說明孩子平時學習很敷衍。
如果作業本字跡潦草,錯別字多,說明孩子學習不專心。
如果作業本紅叉叉一大堆,說明孩子學習出了較大問題。
小小作業本,一頭系著家庭,一頭連著學校,足以折射出孩子學習的大問題。
小小作業本
透露孩子的性格
北京師范大學教授張志勇曾說:
“家庭教育要以教育孩子學會生活、學會做人為主,促進孩子健康成長。 家長也有指導、督促孩子完成作業和學會學習的職責,但不是主要目標,更不是唯一目標。”
性格決定命運,家庭教育決定孩子的未來。
從某種程度上說,作業本可以反映孩子的性格,出現這4種現象,家長一定要警惕了!
第一種:寫作業拖拉
有些孩子學習被動,寫作業不自覺,一直找借口拖拉。
這類孩子愛偷懶,做事磨蹭,生活散漫。
對策:
家長要規定孩子按時完成作業,幫助孩子提高效率。
第二種:書寫字跡潦草
有些孩子寫作業敷衍糊弄,解題不審題少步驟,作業字跡潦草、凌亂。
這類孩子性格急躁,注意力易受干擾,不能專心學習。
對策:
家長要給孩子提供良好的學習環境,尤其在孩子寫作業時不要打擾。
第三種:小錯誤不斷
有些孩子寫作業容易出錯,寫完作業不檢查,導致錯誤更多。
這類孩子性格沖動,做事不過腦子,缺乏仔細的觀察和全面的思考。
對策:
家長要培養孩子的耐心和自控力,幫助孩子改掉粗心的毛病。
第四種:作業本臟兮兮
有些孩子的書本、作業本很不干凈,布滿水漬、餅干油漬、果汁污漬等等。
這類孩子性格大大咧咧,對很多事情都無所謂,對自己也無要求。
對策:
家長要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為孩子樹立目標,推動孩子成長。
孩子寫作業時
家長在做什么很重要
有一位家長說:
“作業就像一面鏡子,照出孩子的自律和家長的負責。”
自律的孩子,作業本上連標點符號都寫得工整;
負責的家長,從來不用問老師“我孩子學得怎樣”。
經常翻翻孩子的作業本就足夠了。
這是另一個觀察孩子成長的角度。
那么,家長平時應該如何對待孩子的作業呢?
當孩子寫作業時——
1. 關掉電視,放下手機,坐在一旁看書。
2. 不要制造噪音,也不要頻繁打斷孩子。
3. 教孩子獨立思考,自己解決學習問題。
4. 給孩子做好榜樣,孩子就會專心學習。
當孩子寫作業拖拉時——
1. 讓孩子明白,寫作業是他自己的事情。
2. 未完成作業,回校后就會被老師懲罰。
3. 不想被懲罰,就不能再找借口不學習。
4. 對自己負責,承擔因懶惰帶來的后果。
當孩子作業字跡潦草時——
1. 提出要求,寫字要一筆一劃寫得工整。
2. 說明利害,寫得太潦草會被老師批評。
3. 督促練字,養成孩子良好的書寫習慣。
4. 多加鼓勵,樹立孩子認真書寫的信心。
在訓練孩子高效做作業的時候,我們可以教給他這些學習技巧:
1. 學會使用便利貼來記錄今天要做什么事。
2. 用不同顏色的筆在課本上做標注和筆記,又不至于把課文都弄得看不見了。
3. 怎樣在空白試卷中答題又不會寫歪,可以先用鉛筆打格。
4. 將不會背的單詞、公式用小本子記下來,反復看。
5. 錯題不用全部抄寫,只要簡略寫下題干即可。
雖然說陪伴孩子學習是一件很累的事,但是我們現在的陪伴是為了今后無需陪伴,等孩子養成習慣、進入初中、高中后也就無需陪伴了。
如果在孩子上小學的最初兩年,我們沒有及時抓孩子的日常習慣,導致孩子上三年級的時候,分心問題比較明顯,家長可以試試這些辦法,效果也是不錯的。
老話說:態度決定一切。
孩子對待作業的態度,就是對待學習、對待人生的態度。
家長也要重視起來,孩子的好成績,就從做好一份作業開始!
來源:教師之窗(ID:jszc918),作者:教師君。100萬+教師和家長的匯聚地!教你省心省力輕松教育孩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