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閱讀此文前,誠邀您點擊一下“關注”,既方便您進行討論與分享,又給您帶來不一樣的參與感,感謝您的支持。
2020年10月29日,國家官方媒體人民日報轉載了一則新聞。
世界第二屆頂尖科學家大會在上海舉行,在參會成員中,年紀最小的是一名15歲的少女,她是中國人。
在若干不同膚色、不同面貌的參會成員里,她的存在尤為突出,無數網友,自豪地稱她為中國人的驕傲。
這名十分青澀的少女名叫談方琳,她憑一己之力,破解了難倒無數科學家的世界著名數學難題,在這個領域闖出了自己的一片天地。
小小年紀,她就集萬千關注于一身,參加大會的頂尖科學家都渴望與她交流。
年少成名,面對媒體的鏡頭,她卻坦然拒絕,談方琳有著怎樣的成長之路?作為社會影響力巨大的青少年模范,她為何會拒絕接受媒體采訪呢?
天賦異稟,教育寬松
2004年,談方琳出生在中國上海,她的父母都是大學老師,父親是專攻數學領域的教授。
或許是因為遺傳的原因,也或許是從小生活在學術氛圍濃厚的環境之中,她自然而然地表現出對數學的極大興趣。
剛剛學會認字,她就能安安靜靜地坐在備課的父親身邊,捧著自己的數學小繪本看得津津有味。
在她這個年紀,小孩子們大多都坐不住,總喜歡到處探索,管不住自己的能量。
可是她不一樣,她可以獨自一人沉浸在數學的世界里,乖乖待上一個下午,不去打擾任何人。
她的父母,因為女兒的定力而感到無比驚喜,媽媽還曾經開玩笑,說自己生了個天才女兒。
這其實只是一句玩笑話,但她不知道,她的女兒真是天才。
上小學開始,談方琳就在數學方面展現出了驚人的天賦。
別的小朋友還在掰著手指頭算最簡單的加減法,她已經開始提前學習乘法和除法。
等別的孩子到達這一步時,她就已經接觸到了方程,甚至更為復雜的幾何和函數問題,可以看出,她的學習進度始終遙遙領先于同齡人。
最關鍵的是,她并沒有強迫自己學習,從始至終,她都是在非常輕松的氛圍里完成數學學習任務。
很多時候,她輕輕松松地就攻克了一個別的孩子絞盡腦汁也無法想出答案的難題,每次看到她在數學課上的表現,父母都不得不驚嘆。
大多數教師家庭,身為老師的父母對孩子都格外嚴格,總希望孩子在學習上表現得更好。
但是談方琳的父母不一樣,媽媽還在懷孕時,就已經說過:“我們以后要充分尊重孩子自己的成長意愿,千萬不能逼迫他去做不喜歡做的事情,成績不是萬金油,我們作為家長,也一定不能在成績上給他太大壓力?!?/p>
過去給自己定下的要求,談方琳的父母都做到了。
即使發現了女兒在數學方面的天賦,他們也沒有強行把女兒抓去課外輔導班,而是尊重女兒自己的學習興趣和學習進度。
最后上奧數輔導班的決定,還是由談方琳自己做出,只有她提出了要求,父母才會帶她完成學校課程之外的其他學習任務。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主,自己的生活自己規劃,在父母的引導之下,談方琳養成了這樣一個對人生發展具有極大意義的習慣。
上過幾次奧數班以后,她突然告訴父母,自己不想再去了,雖然有些疑惑,但父母還是本著尊重孩子的原則,為她退掉了這一輔導班。
其實她不想上課的真實原因,是奧數班的教學進程太過于滯后,事實上,她在課堂上聽到的每一個問題,都是自己早已經鉆研透徹的問題。
既然如此,上課也只是浪費時間,與其重復學習,不如主動掌握進度。
身為大學數學教授的父親,自然義不容辭的擔任女兒的數學輔導老師。
小學時,孩子提出的種種問題,在父親眼中都是小兒科,盡管如此,他還是會耐心解答,耐心糾正孩子的錯誤。
可是到了談方琳上初中的年紀,他卻驚訝地發現,有時候孩子提出的數學問題,竟然已經超出了他自己的研究范疇。
這樣的事實,讓身為父親和教授的他大受挫敗,當然,他也不能因為自己的挫敗而耽誤孩子,所以專程邀請了一位專業的同事,同步輔導談方琳。
父女曾談過一次心,談方琳的父親問出了一個他一直非常好奇的問題,為什么孩子會對數學如此感興趣。
談方琳回答說:“好像是天生的吧,我一直很喜歡研究這些數字,沒有刻意去想過原因。數字總是最簡單的存在,即使再復雜的問題,拆解開來也有跡可循。拆解的過程,讓我感到了巨大的成就感?!?/strong>
拆解二字,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卻很難。
很多人都會被數學問題復雜的表象所迷惑,連題目中的邏輯關系都無法梳理清楚,根本無法走到拆解這一步。
拆解的邏輯,每一個步驟的先后順序,因果和層層遞進的關系,都需要十分明確,才能進行這一步驟。
可以想象,在天賦的加持之下,談方琳也付出了常人無法想象的努力,才能成為其他人眼中的“數學天才”。
雖然一直以聰明著稱,但談方琳并不是老師眼中的尖子生,實際上,她偏科的問題十分嚴重。
因為喜歡數學,所以在物理和化學方面,她也有著鉆研的精神。
但是,她的人文類科目成績卻并不理想,每一次考試,總會有部分學科成績拖總成績的后腿。
她的數學可以在年級中遙遙領先,斷層第一,但她的語文和英語卻處于年級的中游水平,要想突破十分困難。
針對偏科問題,老師也曾找過她的家長,和家長一同詳細探討過這個問題。
而談方琳的媽媽,她的態度卻和大多數家長不同。
不求成績,只求快樂
大多數偏科學生的家長,在遇到孩子的學習問題時,總是格外激動。
他們自恃家長的權威,常常用并不尊重孩子的方式,拔苗助長,最終導致孩子對學習越來越厭惡,結果往往適得其反。
讓孩子取得好成績的前提,是不能讓他討厭學習,對于這一點,談方琳的媽媽深有感觸。
她自己也曾經歷過漫長而枯燥的學生時代,明白學習是一件多么辛苦的事情,所以在這個問題上,她并不想苛責自己的孩子。
偏科并不是什么大事,反而能夠說明孩子在某一方面有著常人難以企及的特長,只要能夠抓住這一優點,因材施教,往往能夠產生非同凡響的效果。
談方琳的長處,就在她一直熱愛的數學科目上。
每一次她拿回家的數學高分甚至滿分試卷,都能得到父母的大力贊揚,父母毫無保留的欣賞,對孩子來說是最好也是最大的動力。
久而久之,她非常愿意與父母分享學習和生活中的一切事情,親子關系,也一直維持在相對健康的水平線之上。
雖然沒有被父母逼迫著改掉偏科的毛病,但她自己卻意識到了偏科存在的問題。
想要研究數學,她必須擁有獨自閱讀外文名著的能力。
一些經典的數學周刊和文章,能夠給人極大的啟示,可是這些材料大多都以英文的方式呈現,如果她學不好英語,那就無法閱讀。
這一障礙,成為了敦促她學習英語的最大動力。
2017年,她開始大量外文原文書籍,一邊翻著詞典,一邊逐字逐句的翻譯陌生詞匯和短語,她的語感,就在這樣日復一日的重復和積累中培養起來。
關于一些經典的數學專業名詞,她也一直在背誦,專業名詞并不能按照固定的方式翻譯,往往有著特殊的解釋。
只有強行背下,她才能毫無障礙的閱讀國外的數學研究材料。
拼命汲取英語營養的那段時間,她簡直廢寢忘食,夙興夜寐。
每天晚上,母親都會準時在她的書桌上放上一杯熱牛奶,看到女兒拼命學習的樣子,母親總是會格外心疼。
但心疼歸心疼,在條件允許的范圍內,她不會隨意干涉女兒的選擇和決定,一對開明的父母,一個寬松的家庭環境,最終培養出了一位令人驕傲的女兒。
在一次跟隨父親出席學術會議時,她偶然間翻到了一本數學雜志,上面提到了數學領域的經典問題,斐波拉契數列與貝祖數的估計。
這是一個難倒了世界上無數優秀數學家的問題,人們用盡各種方法,通過各種邏輯演算方式,都沒有辦法得出最后的答案。
所有人都認為,這是一個難解之謎,或許終其一生,他們都無法探索出最終的答案,也無法等到答案出現的那一天。
但誰也沒有想到,小小年紀的談方琳,竟然能夠解出這一難題。
自從看到這道題,她就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性,越是充滿難度的關卡,她越是滿懷斗志。
這道數學題就像是擺在她面前的一座高山,她成為了一名登山的戰士,前面無數前輩告訴她,這座高山不可逾越。
可她偏偏不相信,偏偏想通過自己的努力來證明,沒有比人更高的山。
她拿出了過去學習英語的那股勁,一個人悶在房間,跟這道難題較量。
她用完了無數筆墨,寫滿了無數張草稿紙,最終得出了一個可供驗證的答案。
這一新聞簡直堪稱炸裂,在世界數學界引起了嘩然,談方琳得出的答案經過驗證,被證實是正確答案。
這座高山,她終究還是翻了過去。
在克服困難的過程中,她始終保持著愉悅的狀態,內在的驅動力,也是她成長最重要的能量。
沒有外界的約束和督促,沒有無處不在的壓力,她從本心出發,做出了別人一輩子也無法想象的成績。
拒絕采訪,生性低調
憑借著這一成果,她獲得了無數的榮譽,談方琳這個名字,也在世界自然科學領域擲地有聲。
2020年的第二屆世界頂尖科學家大會,邀請了來自世界不同國家的頂尖科學人才。
他們來自不同的領域,有著不同的成就,有人甚至是獲得了諾貝爾獎的大師級人物。
作為中國的數學天才,談方琳自然也受邀參加此次會議。
她毫無保留的和來自其他國家的數學前輩暢談,慷慨的分享自己解題過程中的見解和心得,她的偶像,也對她點頭稱贊,還與她相約下次交流。
談方琳的媽媽打趣,用廣大網友的話來講,這就是追星的最高境界。
面對如此之多的前輩,她也毫不畏懼,這里面或許有著初生牛犢不怕虎的勇氣,但也有著談方琳淡泊名譽的氣質。
她不看重外在的身份和地位,所以在前輩們面前,她可以在保持基本尊重的前提下,不卑不亢,游刃有余。
她一直是一位低調的小姑娘,在15歲的年紀里,很少把私人的生活暴露在公眾面前。
這一次,當中央電視臺的采訪鏡頭給到她時,她卻坦坦蕩蕩的拒絕了。
在父母的學術性格影響下,她一直是一位淡泊名利的姑娘,所以她也開玩笑說:“千萬不能讓我媽媽看到我出現在鏡頭前,不然她肯定要罵我?!?/p>
這句話只是玩笑話,但是從這句話中,人們能夠讀懂許多意思。
遠離鏡頭,做一個普通人,安于平平淡淡的生活,這是談方琳的父母教給她的人生智慧。
或許15歲的她還不能完全理解這個道理,但是在20年后,她回望過去,一定會感激父母的分享。
結語:
“傷仲永”的故事成為了人們津津樂道的話題,天才的隕落,總是令人惋惜,也總是能夠引起最多的討論。
談方琳是一位天才,這毋庸置疑,也正因如此,人們才會格外關注她的成長。
所幸她的內心始終保持著平穩狀態,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許多人相信,天才隕落的劇本一定不會發生在她的身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