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OpenAI又發力了。
他們宣布,自家大模型GPT4o,正式支持圖片輸出。一下子就引來無數人討論,幾乎刷屏了我的朋友圈。有人說,OpenAI ,真的“殺瘋了”;OpenAI一出手,其他人根本沒活路,太強大了……
奇怪。現在,能生成圖片的大模型,也不少見了。怎么這次,就這么引人關注呢?
原來,雖然輸出文字生成圖片的功能,眾多AI助手都已經配備,不過質量只能說勉勉強強。而這次4o的功能,著實有點強大了。
我挑選了一些自己嘗試的例子,也給你感受一下(忽略那張長得實在有點不太像我的海報…
(圖片可左右滑動)
當滿臉胡茬的劉潤,一臉懵逼地出現在海報上的時候,群里的小伙伴都忍不住了,紛紛出來嘲笑。整個群聊,頓時充滿了歡樂的氣氛。
不過,有人歡喜,也有人愁。
比如,一些專心做AI圖片生成的一些中小創業者們。他們可能努力了兩三年,結果,OpenAI的一個大更新,就直接宣判了產品死刑。
我非常尊敬的萬維鋼老師,也發布了這樣一個動態,來描述這種情況。太形象了。
(圖片來自于:得到APP)
于是,很多有志于AI項目的創業者,徹底迷茫了。
都說要擁抱AI,到底該怎么擁抱?都說AI是風口,到底該怎么追?我擁抱了,也追了,落得個傷痕累累。
(圖片來自互聯網)
我理解,我明白。看到他們不好受,我的心情也有點沉重。
不過,針對這種情況,可能還是要說句很殘忍的話:很多AI項目,就是很難活過3個月。
什么意思?為什么這么說?那么,如果不想“只活3個月”,又該怎么辦?
這樣,我先給你講個故事吧。那是20多年前。互聯網剛剛興起。
有一家叫做網景的公司,開發了一款瀏覽器,并很快上市敲鐘,成為了當時市值最高的互聯網上市公司之一。
這很快引起了微軟的警醒。
因為,如果網景這么搞下去,在瀏覽器領域取得壟斷地位,那么他們再推出一款新的操作系統,微軟又該如何處理?
而且更重要的是,瀏覽器是互聯網的入口,是互聯網時代,真正的主航道。這個主航道,微軟絕對不能錯過。
于是,微軟開始發力。他們花了好幾十億美元,迅速地推出了自己的瀏覽器,IE,并且宣布免費開放,直接和自己的Windows系統綁定。這一下子,就把網景打到目瞪口呆,我一份瀏覽器要40多美元,你免費,我還活不活了?
于是,網景選擇和微軟對簿公堂。我是在1999年底加入微軟的,有幸旁觀了這場官司。比爾蓋茨甚至放下手里的事務,親自處理這場官司。
他還說了一句特別著名的話,大意是這樣:
一輛車賣出去,必須得有車輪。我不能因為另外一個人賣車輪,就賣給用戶沒有車輪的車,還要用戶自己去買車輪,才能開。
官司持續多年,最終微軟勝訴。網景,就這樣被碾壓在了歷史的車輪下。
瀏覽器這個產品,就身處互聯網時代的主航道上。而主航道上,有微軟這樣的巨頭。巨頭開過,片甲不留。如若阻撓,就要做好和巨頭拼殺的準備。
是不是覺得很熟悉?
如同當時,互聯網時代即將來臨一般,今天的AI時代,也正在來臨。
在AI時代,主航道就是大模型。而大模型的未來,也絕對不會僅僅限制于文字對話,而是會蔓延到圖片、聲音和視頻等模態上。
在這個主航道上,巨頭們早就殺紅了眼。OpenAI、谷歌、DeepSeek、字節、騰訊,等等等等。大家,都在瘋狂燒錢投入。動輒就是數萬張,甚至數十萬張顯卡的儲備,數億元的研發投入、廣告投放。
面對這種烈度的競爭,中小型企業一旦卷進去,就會被撕成碎片。
舉個例子,我有個朋友。當時,他發現和ChatGPT對話時,只能打字。他說,那我做一個語音插件吧,直接用語音輸入。
我連忙勸阻。千萬別走在OpenAI的主航道上。否則,你一定會被他碾死。等他騰出手來,最多下下個版本,就有語音對話了。果然,ChatGPT 4,自帶了語音對話。
于是,朋友的項目,就此宣告終結。
而在今天,很多做AI表情、圖片處理的小公司,就恰好又再次站在了OpenAI的主航道上,這次ChatGPT的更新,又讓他們數年的努力,功虧一簣。
所以,無論身處任何一個時代,不要呆在巨頭的主航道上。
現在你覺得有機會,也可能只是因為巨頭,還沒有回過神來。當你的產品開始面世,最多3個月,巨頭們就會回過神來,隨意試水,就足以讓你瞬間出局。而且,他們有足夠的資源讓自己的產品免費,直到競爭對手倒下。
說到這里,你或許就會明白,為什么不少AI項目,很難活過3個月了。
所以,如果你已經在主航道上了,或者不得不進入主航道,你或許只能:快進快出。
比如,在2023年,做基于ChatGPT的寫作助手。如果你能做到幾萬用戶,3個月的時間,也能通過服務賺到很多錢。然后,在OpenAI覆蓋自己之前,抓緊撤。
追紅利當然沒錯,但不能把紅利當作常態。追逐紅利,就注定只能做“掙錢但不值錢”的公司。
那么,在這個AI時代,該怎么做“值錢的公司”呢?或許,你可以避開主航道,走在它的下邊,走在它的旁邊。
走在它的下邊,就是做產品,賣給大模型公司,給主航道鋪路。
比如,給大模型公司提供高質量的數據。
大模型的數學能力,一度是個難題。原因之一,就是缺乏優質的數學數據。大模型的智力,來自于數據。在去年的世界人工智能大會上,我就看到了這么一家創業公司,專門做“高質量數學數據”。
那么,什么又是走在它的旁邊呢?
主航道上的智能技術,必然會應用到各個行業。AI,是一個獨立的產業,當它開始賦能到各行各業的時候,才能成為一個龐大的產業。
就像當年的互聯網一樣。過去10多年,你經常會聽到有關“互聯網+”的說法。比如,互聯網+金融、互聯網+農業、互聯網+林業……
而到了今天,對于大多數創業公司來說,AI+可能才是更廣闊的發展方向。更多的機會,不在AI上,而在于AI+上。
比如,你是做電商的。那或許你可以考慮,如何用AI去賦能電商,怎么讓消費者在購物過程中,更省心、省力。比如,你是做工業質檢的,你就可以考慮,怎么用AI更精準地識別產品缺陷。
在每一個偉大時代的開端,每個人都會不由自主地,被主航道所吸引。就像飛蛾撲火,明知危險,卻依然向往。
但或許,真正的機會,不在于追逐主航道,而在于找到自己的那條支流。
當所有人都在為GPT瘋狂時,那些默默為大模型提供數據、開發工具、做行業應用的創業者,反而走出了一條更穩健的路。
在大象起舞的時候,最重要的,是不要被踩到。
OpenAI們,注定會把圖片生成、語音識別這些功能一個個吃掉。那么,與其和他們拼個你死我活,不如找個安靜的角落,解決一個具體的問題。
這樣,你反而有機會,做成一家真正值錢,甚至偉大的公司。
共勉。
P.S.
是的。
在人工智能的領域里,這樣的變化,每天都在發生。
這種劇烈的變化,也讓很多人感受到了迷茫和焦慮。
這么多的工具,我到底該用哪個? 我是不是應該找個地方,專門去學一學? 都說要擁抱人工智能,但到底要怎么擁抱? 浪潮之下,企業又該如何適應、調整,甚至轉型? ……
很多人相信,人工智能是未來。卻不知道,該如何擁抱這個未來。
很多人認為,人工智能是機會。卻不知道,如何才能不錯過機會。
*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參考資料
微軟與網景關于瀏覽器的恩怨情仇
https://bbs.huaweicloud.com/blogs/318369
觀點/ 劉潤主筆/ 景九/二蔓版面/黃靜
這是劉潤公眾號的第2552原創文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