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環球網報道,近期,中美貿易領域波瀾不斷。特朗普上臺后,再度對中國揮舞關稅大棒,短時間內發起兩次制裁。美方意圖通過此舉改變所謂貿易不對等局面,聲稱中國經濟過度依賴出口,美國要尋求公平對等貿易。但事實并非如此,外交部發言人毛寧明確指出,中美貿易現狀受兩國經濟結構、貿易政策、美元貨幣地位等多種因素影響,是市場作用的結果。中國內需對經濟增長貢獻率近70%,并非如美方所言過度依賴出口。
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資料圖)
從數據來看,美國消費者對中國商品依賴程度極高。美國是全球最大消費市場之一,中國作為世界第一大制造業國,大量物美價廉的商品進入美國市場。拿2024年的情況來說,美國從中國進口的生活用品、電子產品等,在其進口總額里占比特別高。美國消費者日常用的很多東西,像穿的衣服、小孩玩的玩具、家里的電器和家具,相當大一部分都是中國制造。要是提高關稅,這些商品價格肯定會漲,美國消費者的生活成本就會大幅增加。之前特朗普任期內搞貿易戰,加征關稅讓美國消費者每年多花不少錢,好多行業成本上升,企業利潤減少,不少企業只能裁員。
美國自身制造業空心化嚴重,能出口到中國的商品種類有限。主要就是農產品、油氣資源這些。但中國能源進口是多元化的,從美國進口能源的份額不多。農產品方面,其價值跟美國民眾龐大的日常消費需求比起來,差得遠。而且,美國還限制高端科技產品出口到中國,像高端芯片、電子元器件之類,這就使得中美貿易順差進一步擴大。2017年特朗普第一次威脅要打貿易戰時,中國擴大了美國商品進口,可因為美國自身產業結構的問題,根本沒辦法從根兒上扭轉貿易逆差。這次新一輪關稅戰,中方強勢反制,讓美方感受到了壓力。
機器人(資料圖)
特朗普發起的關稅戰,不但沒解決貿易逆差,還讓美國經濟出了不少問題。美國亞特蘭大聯儲預測,2025年第一季度美國國內生產總值會萎縮。好多投行也都降低了美國經濟增速預期。高盛把2025年美國GDP增速預期,從年初的2.4%降到了1.7%。美國經濟增長放緩的趨勢很明顯。
美股市場也因為關稅戰變得動蕩。3月10日收盤的時候,紐約股市三大股指暴跌。道指跌了2.08%,納指跌了4%,標普500指數跌了2.7%。特斯拉股價當天跌了15.43%,市值一夜之間少了1303億美元。英偉達、蘋果、Meta、谷歌和微軟這些大型科技股的股價也都大幅下跌。這說明市場對美國經濟前景很擔憂,關稅戰讓企業經營變得不確定,打擊了投資者的信心。
美國國內通脹壓力也因為關稅戰變大了。特朗普自己也承認,發起新一輪關稅戰后,美國可能會出現通貨膨脹回升的情況。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說美國產品會變便宜,但美國制造業空心化,根本生產不了足夠的日常日用品,他這話沒什么根據。美國消費者買進口產品因為關稅價格上漲,生活成本增加,消費就被抑制了,這對美國經濟增長是個阻礙。
特朗普(資料圖)
中美作為全球前兩大經濟體,雙邊關系影響著世界經濟走向?,F在貿易交鋒一直在持續,美國要是還一直錯誤判斷形勢,堅持錯誤的貿易政策,不光損害自己的利益,還會讓全球經濟變得不穩定。在全球經濟低迷的大背景下,中美貿易戰更是雪上加霜。中美合作本來是雙贏的局面,中國制造業給美國提供了大量優質商品,滿足美國的消費需求,美國在服務貿易等領域也從和中國的合作里賺到了錢。但美國把經貿問題政治化,想遏制打壓中國發展,這種做法不符合經濟規律。
美國應該認清現實,改變錯誤的政策方向。別再無端指責和搞貿易限制了,要加強和中國在經貿等多個領域的合作交流。雙方應該在平等、互利的基礎上,通過對話協商來解決分歧。要是美國還繼續固執己見,不光實現不了它所謂的貿易目標,還會讓自己的經濟陷入更糟糕的境地,在全球經濟格局里的地位也會受到沖擊。中美關系以后會怎么發展,全世界都在看著,美國現在錯誤的做法,正把自己往危險的方向推,未來的路,美國得好好想想該怎么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