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晚報報道“5年花了近30萬元 九旬老人購買保健品‘上癮’”。
湖北十堰,茅箭區 90 歲的張大爺向本報新聞熱線 8110110 反映電信公司要強制停掉他家的座機電話,原因是小區只有他家使用座機。記者聯系張大爺兒子張先生后得知,“電信公司要停掉座機電話” 是家屬為遏制老人購買保健品編造的謊言。原來,2020 年張先生幫父親收拾房間時發現床底下擺滿單價最低 3999 元、最高近 8000 元,價值約 10 萬元的各類保健品,得知父親趁家人上班通過座機聯系保健品售賣方以 “貨到付款” 方式購買,且保健品銷售人員常郵寄宣傳品和電子設備誘導老人。當時老人答應少買,但 2024 年 3 月,張先生發現父親仍在購買,且父親向老朋友借了 3 萬元,再次查看房間又發現價值十余萬元的保健品。
張先生粗略估算,從 2020 年到 2024 年 3 月,張大爺購買保健品累計花費近 30 萬元。經了解,張大爺最初因母親身體不好,聽信宣傳認為保健品能治病才開始購買,母親去世后他越發相信保健品功效,認為能讓自己不生病活到 100 歲。無奈之下,張先生請保姆照顧監督,并在家座機電話線上 “動手腳”,但仍不能杜絕老人購買,近期老人因急著買多次要求修理電話,張先生才編造了電話要被停掉的謊言,沒想到老人向晚報反映了此事 。
一、消費者:筑牢理性消費根基,開啟健康生活
在張大爺的案例中,因缺乏對健康知識和保健品的理性認知,致使其在購買保健品上花費近 30 萬元。廣大消費者尤其是老年群體,應當構建科學的健康觀念,可通過社區定期舉辦的健康知識講座、三甲醫院設立的健康咨詢門診,系統學習常見疾病預防、合理膳食搭配等知識,樹立 “預防大于治療” 的理念。在選購保健品時,嚴格落實 “三查三看”:查產品有無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的 “藍帽子” 認證,看產品資質是否合規;查產品成分功效是否符合《中國居民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入量》,看功效是否合理;查銷售渠道是否獲官方授權,看來源是否可靠。此外,社區可搭建 “銀齡健康互助平臺”,借助同輩群體的交流引導,幫助老年人識別虛假宣傳。鼓勵消費者養成記錄 “健康消費日志” 的習慣,詳細記錄購買產品的信息和服用效果,以便動態評估產品與自身需求的契合度。
二、從業者:秉持專業服務理念,重塑健康消費生態
張大爺遭遇保健品銷售人員頻繁郵寄宣傳品和電子設備,誘導其過度消費。從業者需深刻反思,摒棄單純追求利潤的短視行為,積極構建 “健康需求精準評估” 機制。借助注冊營養師、健康管理師等專業人員,為消費者開展全面的體質檢測、疾病風險篩查和營養狀況評估,依據《中國老年人膳食指南》,量身定制個性化產品方案。推行 “無憂消費保障體系”,為首次購買者提供 “7 天冷靜期” 無理由退換服務,建立全周期客戶健康檔案,每季度提供免費健康評估報告。行業協會應制定并完善《保健品類服務規范》團體標準,將 “客戶健康改善率” 納入企業信用評級,對過度營銷引發消費者投訴的企業,實施強制整改和合規培訓。例如,某知名健康企業通過搭建 “一對一健康管家” 服務體系,不僅讓客戶復購率從 45% 提升至 72%,客戶投訴率更是大幅下降 68% ,實現了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雙贏。
三、行業生態:構建多元共治格局,推動產業行穩致遠
張大爺的經歷,折射出養生保健行業在監管和規范上的不足。整個行業需建立 “政府監管、第三方認證、社會監督” 協同發力的治理架構。監管部門應全面推行 “保健品溯源碼” 制度,運用信息化手段,實現從原料采購、生產加工到終端銷售的全程信息可追溯。引入國家級檢測機構開展 “功效驗證專項行動”,對聲稱具有特定保健功能的產品進行嚴格的臨床驗證,建立 “功能聲稱白名單”,為消費者提供權威參考。行業協會要組建專家智庫,制定《老年人健康產品適配指南》,針對不同慢性病群體,明確產品選擇標準。鼓勵企業投身 “銀發健康公益行動”,在社區設立健康服務驛站,為老年人提供免費體質監測和健康咨詢服務,將商業發展與社會責任緊密結合。深圳試點的 “保健品消費教育示范基地”,借助科普展廳、VR 互動體驗、模擬消費場景等形式,使老年人對保健品的理性認知提升 40%,沖動消費行為減少 53%,為行業治理提供了有益借鑒。
健康產業承載著守護生命健康的重大使命,必須堅守 “三心原則”:以科研匠心保障產品品質,企業研發投入不低于營收的 5%,持續提升產品質量;以服務貼心滿足客戶需求,確保客戶健康咨詢響應時間不超過 15 分鐘,提供高效優質服務;以責任初心維護行業聲譽,公益投入不低于凈利潤的 3%,積極回饋社會。建議行業頭部企業聯合發起《中國健康產業價值公約》,推動建立從業者 “黑名單” 制度,共同抵制虛假宣傳、價格虛高、過度營銷等行業亂象,讓健康產品成為守護生命質量的堅實力量,推動健康產業回歸 “以人為本” 的發展本質,實現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的可持續發展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