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直新聞報道,3月24日,外交部發言人郭嘉昆主持例行記者會。有記者提問,德國《星期日世界報》報道稱,中國外交部的官員在布魯塞爾探討了中國參加烏克蘭維和部隊的可能性,外交部能否證實這些報道?中國是否正在考慮派遣軍隊到烏克蘭作為維和部隊的一部分,做出這一決定的前提條件是什么?“我想強調的是,有關報道完全不屬實。中方在烏克蘭危機問題上的立場是一貫的、明確的。”郭嘉昆表示。
這個消息來得太突然,德國《星期日世界報》最先扔出這個"重磅炸彈",它援引所謂"歐盟外交圈知情人士"稱,說中國正與歐洲討論參與烏克蘭維和行動的可能性。知情人士透露,這波操作很可能是某些勢力在G7峰會前的輿論造勢。
俄烏沖突(資料圖)
據環球時報報道,2025年3月3日外交部發言人林劍主持例行記者會,路透社記者:美國總統特朗普上周指責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稱澤連斯基尚不準備與俄羅斯達成和平協議。外交部對此次會晤有何評論?中方是否會向烏克蘭派遣維和部隊?
發言人林劍回應,中方將繼續致力于為政治解決烏克蘭危機、實現和平發揮建設性作用。中國不是烏克蘭危機的制造者,也不是當事方。我們支持一切有利于和平解決危機的努力,期待各當事方找到能照顧彼此關切、可持續和持久的解決方案。
據極目新聞此前報道,3月7日上午10時,彭博社記者提問:美國和俄羅斯已就結束烏克蘭危機展開直接談判。特朗普總統表示,歡迎中國在這一過程中提供幫助。中方認為應該為此發揮什么作用?在什么情況下中國會派遣維和部隊?
王毅外長表示,中方從危機爆發第一天起就主張對話談判,尋求政治解決,就在為和平奔走、為促談努力。中方秉持的始終是客觀公正的立場,發出的一貫是冷靜、平衡的聲音,目的是為解決危機創造條件、匯聚共識。中方歡迎并支持一切致力于和平的努力。
據觀察者網報道,當地時間3月15日,英國首相斯塔默在與英法牽頭的“自愿聯盟”成員舉行線上會議后宣布,向烏克蘭派遣維和部隊的計劃已進入“行動階段”。他指責俄羅斯對于美烏停火提議的回應“不夠好”,稱“自愿聯盟”一致同意繼續向俄方施壓。總共有來自法國、德國、意大利、烏克蘭等多個歐洲國家與歐盟委員會、北約,以及加拿大、澳大利亞、新西蘭的26位領導人參會。據斯塔默說,此次90分鐘的會議達成了“新的承諾”,包括更廣泛的歐洲防務和安全承諾。
俄烏沖突(資料圖)
據環球時報報道,英國《每日電訊報》3月23日發文稱,一些英國軍方高級官員已對“自愿聯盟”計劃提出質疑,他們認為這只是斯塔默的“政治作秀”。一名英國陸軍高級消息人士稱:“斯塔默在不知道自己在說什么的情況下就開始談論地面部隊,這就是為什么現在我們聽到的關于此事的消息越來越少,關于噴氣式飛機和艦艇的消息卻越來越多。因為這些事情更容易做到,而且不需要駐扎在烏克蘭。”另一名英國軍方消息人士也批評稱,這是政治,沒有軍事意義。
與部隊派遣問題并行的是援助資金爭議。今年對烏克蘭軍事援助總額增至400億歐元。然而,這一提議在布魯塞爾舉行的歐盟外長理事會上遭遇強烈阻力。意大利、西班牙、匈牙利等國公開質疑此援助規模的必要性與可行性。法國則對此態度模糊,既未明確支持也未公開反對。歐盟內部目前努力達成的短期目標是先提供50億歐元用于采購緊急彈藥,但即使這一相對有限的援助方案也遭遇多國掣肘。即便只是50億歐元,對一些成員國而言也難以接受。
據塔斯社報道,俄羅斯外交部長拉夫羅夫在接受采訪時表示,歐盟中呼吁向烏克蘭派遣兩支維和部隊的“夢想家們”展示了他們的政治無能。他提到英國首相斯塔默和法國總統馬克龍,稱這些“夢想家”每天都在證明他們的政治無能。斯塔默在3月15日與歐洲領導人就烏克蘭問題進行虛擬通話后表示,“有意愿的聯盟”正在考慮將部隊派往烏克蘭。他提到,已有多個國家承諾加入烏克蘭的維和行動,但沒有詳細說明具體情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