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到一個很有意思的話題,在國外問答平臺Quora上,有一位意大利網友提問嗎:“為什么中國人不在乎自己是不是發達國家?”
他說在西方國家眼里,中國是一個非常落后的國家,他們又黑又瘦又窮。不過自從我去了一次中國,我感覺中國跟我以前的印象完全不同。
中國擁有著整潔的街道,與此同時還有著美味的食物,他們的城市,格外有未來感。
電影中展現的諸多高科技技術,的確已在中國的城市里變為現實。像在酒店里,普遍能看到機器人提供服務,與此同時也會利用無人機來進行外賣配送。
當我問中國人知不知道西方對他們的印象時,許多中國人說,他們知道中國在西方人心中的印象并不好,而且他們也表現得好像不在乎西方怎么看,也不羨慕所謂的發達國家。”
在我看來,中國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科技突飛猛進,卻對“發達國家”標簽冷眼相待。
是什么讓中國14億人淡然處之?這不是無知,而是無聲的自信。
西方標準,在中國人眼中,或許只是鏡中之花,水中之月。我覺得這種態度,源自于中國獨特的文明邏輯,很值得我們深入挖掘。
01
首先,我認為很大的原因是中國經歷過輝煌也經歷過復興。
在漢、唐、宋朝時中國不僅在文化上取得了巨大成就,在科技、經濟等方面也處于世界領先地位。
不過近代呢卻歷經了諸多屈辱之事。鴉片戰爭,可以說是中國近代史上極為重要的一個轉折點,它意味著中國從曾經驕傲的文明古國,漸漸淪為了遭受重重屈辱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之后經歷了百余年的復興路,中國深深知曉復興并非易事,更加在意自身的實力而非那些虛華的名聲。
發達與否,僅僅是外界的評判罷了,我們更為關注腳下的每一步前行。
02
西方以GDP和科技定義發達,中國卻推崇和諧與集體。個人財富炫耀不如社會穩定珍貴。
孔子的“和為貴”深入骨髓,發達標簽什么的都是虛的,對人民生活沒有什么好處,何必在意?這種價值觀,西方是很難能夠理解得來的。
03
城市如上海顯得格外光鮮亮麗;而農村卻行走得頗為步履蹣跚。
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在2022年,城鄉之間的收入比例依然超過了2.5倍。
中國人正視城市與農村發展所存在的差距,正著力于改善生活,以達成共同富裕,這比單純地貼個“發達國家”的標簽更加緊迫。
04
發達國家”不僅是經濟概念,更是地緣棋局的籌碼。中美角力中,如果中國真被定義為“發達國家”,老美可能將更加大肆地找借口制裁我們。
中國推動“一帶一路”,更注重其在全球所產生的影響,而非僅僅需得西方的頷首認可。
中國人民早就將西方人的那些手段看得清清楚楚,“發達國家”這一稱呼實則并無多少價值可言。
05
中國有著諸多成就,高鐵的里程數,在全球范圍內位列第一,5G技術亦處于世界領先之位。從世界銀行所提供的數據來講,在40年的時長之中,有8億人口順利地脫離了貧困之境。
此種自信,壓根無需用“發達”這般的詞匯來加以修飾。
中國人深信,真正的強大乃是源自內心的安寧與知足,而非僅僅憑借外界的認可與歡呼。
不過這個問題被提出來之后,很快就引發了,外國網友們的一番熱議。
一位來自德國的網民說:“今天的中國,是世界上第二大經濟體,這使得許多中國人,有條件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當許多中國人,滿懷期待地看到,所謂的發達國家時,他們會對自己的期望,感到失望。”
是的比如出國時會發現某些發達國家并不普及快捷支付,出行都要隨身攜帶紙鈔,在中國只要有一把手機足矣。另外某些發達國家治安并不好,晚上獨自出門都害怕被搶。而在中國到處是監控,治安也很好,大晚上也可以放心外出。
一位來自印度的網友回答道,“今天的中國的人們已不再處于饑餓的邊緣。如今新一代的中國人出生后,便擁有著優質的資源。他們能夠接受到良好的教育,身著整潔的衣物,享用著美味可口的食物。他們有著一個美好的未來,他們深深明白,在將來他們會變得像印度一樣強大。為什么要局限于發達國家的名頭?我們印度,從來都不在意是否為發達國家,因為在我們看來,自身的實力才是最為關鍵的。”
咦?什么叫將來會像印度一樣強大?不是現在就比印度強大了嗎?
一位來自西班牙的網友說道,“我是一個在中國工作了5年的西班牙人。在我接觸的中國人中,很少有人羨慕西方國家,只有少數年長的中國人羨慕西方國家,因為他們沒有看到所謂發達國家的真面目。只要是年輕的中國人,真的很少看到他們關心這個問題,他們現在根本不在乎別人怎么看。當你以發達國家的語氣與他們交談時,他們只會給你一個嫌棄的眼光。”
面對這么多人都在夸中國,一位來自韓國的網友抬杠說:“這個問題極其荒謬,他們即便在乎又有什么用,他們曾經拼命追趕我們,但他們仍然被我們遠遠甩在身后。這種巨大的差距讓他們意識到了現實的殘酷。所以今天他們并不是不在乎,是他們已經意識到他們永遠不會發展成發達國家。”
首先中國擁有14億人口,而“泡菜國”韓國僅有5100萬,可以說我們一人吐一口口水就能淹死他們,就更別說國土面積相差近100倍,2023年中國GDP約為17.8萬億美元,而韓國約為1.7萬億美元,相差十倍有余,真不知道這些韓國人哪里來的自信。
一位來自法國的網友回答說:“因為所謂的發達國家并不發達,我的中國朋友告訴我,他小時候聽人講述過西方國家,他的老師告訴他,西方人很有素質,街道干凈整潔。即使他們將鞋子放在街上了,一周也不會沾上灰塵了。當時他幻想自己長大后會去往西方的發達國家生活。結果當他首次抵達法國之時,他的筆記本電腦被人給偷走了,而街上彌漫著由排泄物所散發出來的那種刺鼻氣味。現實給了他一記重拳,所以他怎么能羨慕西方的發達國家呢?”
最后分享一位來自中國廣東網友的幽默回應:“因為一直在發展,所以就叫發展中國家。”
說得太有道理了。
說實話中國人不在乎“發達國家”標簽,不是自卑,而是超越。
我認為這種態度是智慧的體現:真正的發達,是活出自己的定義,不是“發達國家”勝是“發達國家”。
你們怎么看待這個問題呢?歡迎在評論區和為一起探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