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部分汽車發布會中,汽車媒體往往都會焦急地等待價格。而在比亞迪近一年來的發布會中,我們除了期待價格,更期待它一層層剝開黑科技的面紗。從天神之眼到兆瓦閃充,從靈鳶無人機平臺到量產3萬轉電機,而伴隨著仰望U7的上市,比亞迪又將如何大秀肌肉呢?
仰望是比亞迪的金字塔尖品牌,U7作為仰望旗下的全新物種,擁有絕對的權限拉開比亞迪的技術儲備庫。
首先,它擁有仰望標志性的易四方技術,這是一套四輪獨立扭矩矢量控制系統,車輛的四個車輪可在毫秒間形成獨立控制。并且,這套系統不僅僅是控制扭矩的四方流轉,更可針對車輪的制動甚至方向實現獨立控制。
易四方配合雙向20°智能后輪轉向,讓仰望U7可以實現原地掉頭、定輪旋轉,更可實現橫向平移行走。在系統的加持下,停車更方便是基礎,D級車實現A級車的轉彎半徑是實用,車輛在極限環境中完成緊急避險才是根本。
如果你覺得易四方已經服役于仰望U8上沒有新鮮感,那你聽過云輦-Z 么?沒錯,比亞迪當家的云輦系統第五個版本出現了。不同于此前的云輦,云輦-Z不再拘泥于空氣彈簧與CDC電磁阻尼懸架,而是開創性地利用電機實現車身垂直方向的連續控制。
它垂直方向的懸架電機,峰值功率可達50kW,在魔尺y傳感器50微秒的探測響應下,可在眨眼間實現4000次車身姿態捕捉,相比以往的油液介質傳導,電機可以準確和快速地釋放緩沖與升降力量,執行速度是傳統主動懸架的數十倍。
系統可通過底盤預瞄,在地面有減速帶、井蓋甚至樹枝的地方,快速提升懸架高度,并可在有限高和其它高度阻攔時,降低底盤高度直至平穩通過。在隨機坑洼路段,即使不用底盤預瞄,也同樣可以通過快速且準確的地面感知以及調節系統實現底盤軟硬控制。
它的另一項黑科技來自于發動機。沒錯!堅持新能源路線的比亞迪,這次在內燃機方面向全球汽車市場發出了機械革命的嘶吼。
此前,擁有水平對置發動機技術的品牌有兩個,一個是日本的斯巴魯,另一個是德國的保時捷。而第三個量產水平對置發動機的品牌就是中國比亞迪。
這套發動機可謂是來得“雖遲但到”,作為PHEV版仰望U7的內燃機系統,它可將普通直列發動機的高度從700mm降低至400mm,同時利用氣缸水平的結構對沖抵消振動,也讓車輛擁有低重心操控與天然平順性。并且在四個電機的共同加持下,車輛零百加速為2.9秒,峰值功率超過1300匹馬力。
純電版車型配備135.5kWh仰望專屬高性能刀片電池,提供720km CLTC純電續航里程;插混版電池容量52.4kWh,綜合續航里程達1000km。
在幾乎所有華系品牌都在大力吹風智駕平權的當下,天神之眼早已成為了所有比亞迪車型的“傳統手藝”。仰望U7搭載天神之眼A三激光雷達方案,全車搭載32個智駕傳感器。算力方面采用了兩塊英偉達Drive-Orin X芯片,總算力為508TOPS。
在外觀方面,U7延續了仰望家族的“時空之門”設計,整車風阻系數低至0.195Cd。內飾則沿襲了中國傳統建筑設計中的對稱之美,并且和傳統豪華品牌一樣提供了四座旗艦、五座豪華兩種版本。
值得一提的是,車輛搭載了23個揚聲器的丹拿金證據系列Hi-End級揚聲器,對于音響發燒友來說,這套聲學系統的價值不用多說了吧。
價格方面,仰望U7的PHEV與EV版本價格相同,兩種動力的五座版均為62.8萬元,四座版均為70.8萬元。
仰望U7想要以科技豪華的身份進駐高端市場的決心已經擺在了明面上,相比傳統高端陣營的寶馬i7和奔馳EQS,仰望U7的優勢不是車標,而是技術。因此,仰望U7毫無疑問需要一個漫長的立足過程,讓用戶感知到技術的革新,從而主動沖破品牌的壁壘。
當然,仰望U7也不必急于承擔走量的重任,它更像是比亞迪技術工程師們施展拳腳的突破口,是對外大秀肌肉的舞臺。如果單單是撐起比亞迪技術天花板的高度,仰望U7確實沒有辜負人們的期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