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人口增長與城市化進程加快,受房地產、酒店、零售、一般工業等開發活動濱海用地需求的影響,需要位于或臨近濱水位置才能確保功能實現的濱水依賴用途面臨的競爭壓力正逐年增大,并被迫轉化為非濱水依賴用途。由于岸線資源的有限性,人們將不得不從開發活動的濱水依賴程度這一視角來考慮并設計濱水空間管控政策,盡量確保濱水依賴用途在位于或臨近濱水位置上具有優先發展權,避免稀缺和不可再生的海岸空間資源和自然資源不可挽回地受到享有更廣泛區位選擇優勢的非水依賴用途的嚴重損害,以確保海岸帶空間資源的最優化與可持續利用。然而,不基于正確衡量的空間決策往往會導致環境污染、管理不善、資源浪費以及社會公正損失等諸多社會問題。因此,定期清查用途,開展基于濱水依賴程度的海岸帶空間利用模式分析是構建用途管制政策的前提。
該研究引入水依賴(Water-dependent)、水相關(Water-related)、水強化(Water-enhanced)用途劃分理念,系統考慮用途空間使用實際因素與相關分類標準,創新性構建起基于濱水依賴程度的海岸帶開發用途分類體系。進而,綜合采用地理信息系統、遙感技術、現場補充調查和多源參考數據,構建起城市海岸帶區域與典型岸段兩個尺度基于濱水依賴程度的空間利用模式量化分析方法,并對環灣1公里陸域范圍及四個典型濱海地段進行了“雙尺度、多視角”的空間利用模式解析。研究發現:環灣海洋用途(水依賴+水相關)用地比例在離岸100m距離內最高(54.3%),隨著離岸距離的增加而下降。用地斑塊和用途多樣性兩者均隨著離岸距離的減小而下降。其中,水依賴用途的平均用地斑塊面積最大(5.5ha),且建筑密度顯著低于居住、水相關與水強化用途,可能說明水依賴用途往往使用大型地塊,且其空間使用并不以建筑為主要形式。區域對比則顯示環灣濱水空間利用具有顯著的空間異質性。四個小尺度案例區能夠從開敞空間和建筑空間兩個方面進行更為細化的分析, 且各岸段由于發展方向不同而存在不同組合的建筑功能混合開發。
基于上述研究結果,該研究進一步討論了濱水開發的區域差異性與用途混合性。結合中國海岸帶規劃與管理改革實際,嘗試提出了海岸帶濱水區域空間管控政策的構建路徑,即“用途分類—空間利用模式評估—管控區域劃定—發展愿景協同制定—用途兼容分析—差異化施策管控”。
當前,中國正全面推進國土空間規劃體系改革。在確保自然岸線保有率且全面禁止新增圍填海要求下,海岸線管控和濱水空間的科學利用正迎來重要機遇期。該研究不僅為中國濱海城市提供了海岸帶空間精細化管控的創新思路,也可為國際沿海地區的濱水開發與管理實踐提供重要參考。研究工作得到山東省自然科學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及中央級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業務費專項資金的聯合資助。
劉大海,中國人民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博導,國家高層次人才入選者,國家社科基金重大專項首席專家,聯合國海洋十年計劃項目“海洋負排放框架下全球海洋空間規劃2060”首席,聯合國經常性進程專家,UN《WOA Ⅲ》海岸帶專章協調作者,聯合國ONCE大科學計劃研究員,世界銀行藍色產業專家,中國海洋學會標準委員會/海洋環境分會副主委,中國海洋學會&中國海洋湖沼學會河口海岸分會副會長/副理事長,中國自然資源學會資源經濟專委會副主委/承載力分會副會長,自然資源部海岸帶科學與綜合管理重點實驗室首席科學家&學術帶頭人。擔任多個SCI和中文核心期刊副主編、客座編輯和編委 ,AGU、EGU和PICES多次會議和專題論壇的召集人、評委或主席。任中國海洋大學博導,廈門大學教授。獲國家高層次人才計劃青年拔尖人才,自然資源部科技領軍人才,首屆自然資源科學技術獎青年科技獎、首屆自然資源部優秀青年科技人才、自然資源部首批高層次科技創新人才,國家級領軍人才(青島)、國家海洋局優秀青年、山東青年五四獎章等。
牽頭起草并獲批我國首個《海洋碳匯核算方法》行標(HY/T 0349-2022),編寫完成行標《海洋碳匯分類與代碼》;編寫了《海洋資源管理》《國土空間規劃陸海統籌理論與實踐》《海洋空間規劃與海岸帶管理》等;多次牽頭國家、區域(海岸帶、長江)、省(山東、廣東)、市(青島、深圳)、縣(榮成)、片區(崖州灣)國土/海洋空間規劃編制或專題研究30余項。在《Science》、《NATURE》旗下期刊、《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Review》、《Ocean and Coastal Management》、《Land Use Policy》等期刊發表論文200余篇,總引用2218次,H=22。主持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專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國家發改委招標項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重大項目課題、自然資源部高層次人才資助項目等項目30余項,出版著作40余部,授權發明專利10項。培養碩、博士50多名,指導學生獲博士后面上基金(一等)、國家獎學金、省優秀畢業生、省研究生優秀科技創新成果獎等。籌建并獲批自然資源部首批新增重點實驗室----海岸帶科學與綜合管理重點實驗室。研究成果獲海洋科學技術獎一等獎(位次1)、海洋工程科學技術獎一等獎、自然資源科學技術獎等省部級獎勵表彰20余次。受邀擔任中國科學院學部專家、國家重點人才工程評審專家、全國科協科技人才獎項評審專家、科技部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會審專家、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終審專家等。
信息來源:中國人民大學。
轉載請注明信息來源及海洋知圈編排。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